东方妍美港股IPO:2024年收入不足1500万元,半数收入来自医药中间体和面膜
出品|公司研究室IPO组
文|曲奇
5月12日,四川成都的的东方妍美(成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香港主板上市。
东方妍美是一家从事再生医学材料的公司,但公司核心产品并不是当前主要收入来源,面膜及医药中间体等非核心业务贡献52%收入。
此外,目前,东方妍美还处于负毛利、亏损状态之中,2024年末公司资产负债率达到123%。
收入主要来自医药中间体、面膜
东方妍美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主要从事再生医学医疗器械及特医食品研发、生产及商业化的医疗健康企业。
目前,东方妍美有两大产品线,分别是再生医学器械(再生医学材料注射剂、再生医学材料医用敷料及补片)及特医食品。
根据招股书,从2019年到2023年,中国再生医学材料注射剂市场规模从2亿元增长至2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96.6%,预计到2032年达到185亿元,2024年到2032年年复合增长率为21.5%。
至于再生医学材料医用敷料及补片市场,从2019年的15亿元增长至2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3.2%,预计2032年达到70亿元,2024年到2032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2.3%。
与再生医学器械相比,特医食品的市场相对更大一些。2019年到2023年,中国特医食品市场规模从27亿元增长至6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7.2%,预计在2032年达到238亿元,2024年到2032年复合增长率为15.9%。
产品方面,东方妍美的再生医学材料注射剂业务还未实现商业化,共拥有13款候选产品(均属第三类医疗器械),包括核心产品XH301(专为治疗鼻唇沟皱纹)及候选产品XH321(用于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其中两款候选产品已进入注册审评阶段。
再生医学材料医用敷料及补片产品线中,东方妍美有7款产品已取得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批准,另有一款用于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的交联ECM候选产品XH322处于临床前阶段。
特医食品产品线方面,东方妍美的特医食品产品线包括两款获市监总局批准的产品,以及7款研发中的候选产品,包括3款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
然而,无论是再生材料还是特医食品都不是东方妍美的主要收入来源。
根据招股书,2023年及2024年,东方妍美收入分别为1288.2万元和1452.0万元,2024年收入增速为12.7%。
2024年,再生以来材料医用敷料及捕片收入361.6万元,增速为0.5%;特医食品收入为177.2万元,增速为48.0%;收入最高的业务是其他产品(医药中间体、面膜等),收入755.1万元,同比增长46.0%,收入占比为52.0%。

2024年末资产负债率123%
由于核心产品还未实现商业化,当前东方妍美还未盈利。
2023年及2024年,东方妍美毛利率分别为11.4%和2.6%。其中,医疗相关产品销售毛利率分别为-13.2%和-8.8%;净利润分别为-6350.1万元和-6938.3万元。
对于亏损,东方妍美解释称“亏损净额来自研发开支、销售及分销开支以及行政开支”,毛利率下滑则由于“2024年提供医疗研发以及咨询服务所产生的收益占比下降所致”。
此外,在资产端,东方妍美的资产负债率有所上升,且流动比率处于下降趋势。
2024年末,东方妍美资产负债率从2023年的78%上升至123%,流动比率从2024年的0.6倍降至0.3倍。
2024年末,东方妍美的流动净负债从上年末的3710万元增至1.43亿元,主要因公司根据许可安排向业务合作伙伴收取的许可费有关的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增加所致。
关于港股上市募资投向,东方妍美将用于公司正在进行并预期于2025年下半年完成的注册及上市后临床跟进、其他再生医学材料注册候选产品及再生医学材料敷料及补片候选产品的开发及注册、特医食品候选产品的开发及注册,以及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
华西医科大学同学携手创业
东方妍美创始人为张新明,现年51岁,毕业于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前身为华西医科大学),曾在华润三九、朗生深圳、知原药业等工作。目前,张新明主要负责公司总体战略、业务方针及运营管理。
付劼为东方妍美副总裁、主要负责研发工作,本科毕业于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与张新明同届,后在中南大学取得博士学位,曾在昭衍新药工作负责药品研发。
值得一提的是,付劼除了与张新明是华西医科大学的同届之外,2011年到2018年期间,两人都在知原药业工作,其中张新明为总经理,负责公司运营,付劼为副总经理,负责研发。
IPO前,张新明、付劼、唐海威先生、宁波乾禧为一致行动人,共持股46.27%。
此外,东方妍美的股东还包括阳光诺和、康哲药业、深圳国资委控制的数家实体、成都国资委旗下成都交子投资等。其中,阳光诺和和康哲药业分别持股11.48%、7.76%,成都交子投资持股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