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马小
编辑|刘鹏
今年4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互联网助贷业务管理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下称《助贷新规》),其中规定,商业银行应当加强互联网助贷业务贷后催收管理,发现存在违规催收行为的,应当及时纠正,情形严重的,应采取终止合作等措施。
新规下发数月后,腾讯财经获悉,助贷业务在7月份迎来新一轮强监管,24%的利率红线被再次强调,且不准重复放贷。业内多位人士透露,此次监管风暴因货运平台满帮集团催贷而起。
但满帮集团否认了这一说法,并回应称,“不是我们平台”。
满帮集团成立于2017年11月,由江苏满运软件科技有限公司(运满满)与贵阳货车帮科技有限公司(货车帮)战略合并而成,2021年6月登陆纽交所。
资料显示,满帮拥有“司机贷”、“货主贷”等产品,主要面向货主、司机提供贷款、保险等金融服务,其中信贷业务主要由旗下的贵州货车帮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提供。
满帮财报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因对信贷解决方案的需求不断增加,其增值服务的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超过13%。
根据其2024年财报,信贷业务为其增值服务板块中的核心,2024年增值服务收入为人民币17.84亿元,较2023年增长29%。满帮解释称,增值服务收入增长主要由于信贷解决方案及其他增值服务收入增加。截至2024年12月31日,满帮集团表内贷款余额为42亿元,同比增长19.28%。
此前2023年11月,满帮旗下贵州货车帮小贷因“未告知用户不良信息”被央行处罚37万元。此外,根据消费日报报道,满帮在实现业绩高增的同时,互联网平台上和满帮金融业务相关的投诉不少,包括贷款综合年化利率超24%,以免费办ETC名义为用户办理贷款,以及司机因贷款逾期被限制在平台上接单等等。
消费日报援引中国裁判文书网的裁判文书显示,除利息外,货车帮小贷还向“司机贷”的借款人收取“平台服务费”,从而推高了综合贷款年化利率水平。而贷款合同约定的高达36%的逾期罚息收取标准更是超出法律保护的利息范围,未获得法院的支持。
实际上,除了对违规催收的严监管,《助贷新规》对商业银行互联网助贷业务的高费率、信息不透明、捆绑销售等问题也作出了监管要求。其中规定,商业银行应当在合作协议中明确平台服务、增信服务的费用标准或区间,将增信服务费计入借款人综合融资成本,明确综合融资成本区间,同时明确平台运营机构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借款人收取息费,增信服务机构不得以咨询费、顾问费等形式变相提高增信服务费率。
2017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金融审判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金融借款合同的借款人以贷款人同时主张的利息、复利、罚息、违约金和其他费用过高,显著背离实际损失为由,请求对总计超过年利率24%的部分予以调减的,应予支持。
在这样的背景下,不少助贷平台采用“24%+权益”模式,通过咨询费、服务费、搭配销售等方式变相收取超过24%的贷款利率。
《助贷新规》再次明确,商业银行应当完整、准确掌握增信服务机构实际收费情况,确保借款人就单笔贷款支付的综合融资成本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金融审判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有关规定,切实维护借款人合法权益。这也意味着后续“24%+权益”的模式或难以为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