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镝 | 为爱发电,“电费”却不透明

人民日报数字传播李嫚2021-04-06 13:51 大消费
“人还没认全,集资却已经开始了”

图片

“人还没认全,集资却已经开始了”

随着练习生选秀类的节目越来越多,有实力的练习生都不够用了。实力不够,集资不菲,现在选秀节目最终的“C位”,到底拼的是“偶像”才艺,还是拼台下粉丝的钱包?

近日腾讯《创造营2021》及爱奇艺《青春有你3》相继上线,“偶像”还未出名,但粉丝展开的集资活动却已再次引发争议。

眼下赛程尚未过半,针对单个选手的金额超百万元已不是新鲜事。如《创造营2021》选手5小时获300多万粉丝集资,让我们这些饭圈墙外的人瞠目结舌。

不违法

但“抱团攀比”值得提倡吗? 

其实粉丝集资与金融概念里的非法集资不同,它不以给粉丝个人金钱回馈为承诺,主要在于粉丝对偶像的喜爱,即自愿行为。

粉丝集资有一定流程,一般是后援会、应援站等粉丝团体定下一定数额的众筹目标,粉丝直接将钱款打入他们开设的账号中,由这些粉丝团体购买专辑、投票券为偶像事业造势,或是进行电影包场、打榜等宣传行为。多数粉丝团体会在事后公布钱款去向账目,以维持在粉丝群中的公信力,促进日后继续开展此类活动。

或许有人会提问,为什么粉丝要把自己的钱交到别人手中,而不是直接自己买专辑投票了事?这类粉丝当然存在,他们在粉圈中被称作“散粉”,意指其不处于核心粉群中,只凭个人意志行事。

近年来,互联网社交平台推动了粉丝群体化,让喜爱同一个偶像的粉丝聚集在一起。抱团之后,组织效力提升,群体声量放大,这份成就感又反过来刺激粉丝群体不断出更多钱出更多力继续“为爱发电”,同时在应援“能量”上,跟其他粉丝团队形成竞争攀比。

而节目投资方和播出平台,更是乐见粉丝“抱团攀比”。选秀类节目的商业模式,精髓就在于刺激并满足粉丝群体“养成系”的满足感幻想,所以在偶像出道的一系列规则上,都塞满鼓励粉丝用真金白银支持偶像的氪金环节。

为爱发电

如何让“电费”管理更透明?

粉丝集资本是粉丝的自愿行为,没有利诱性,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一般不会引发金融系统风险,但粉丝集资有些却处于灰色地带。

粉丝集资形成庞大金额,但因流程不透明,没有监管,给了一些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集资所购物品发起人不一定都会给大家展示金额或发票,即便是出明细,粉丝们也并不知道每一项的具体价格是多少,大家都有知识盲区。所以后援会写多少就是多少,只要不是很离谱,也很少有粉丝追究。

当集资发起人将粉丝集资款挪用或卷款跑路,粉丝往往也无可奈何,在粉丝内部,就有“凡筹款必贪钱、赛后总要撕账”的说法。例如2018年白敬亭“站姐”卷钱跑路,2019年,赖冠霖站子负责人携20万跑路,引发热议……

所以,很多粉丝为集资东奔西走、线上吆喝,最后却集了个寂寞。

据了解,如果出现发起方卷款跑路的情况,虽然参与者是可以通过相关途径维权的,但在现实操作中,由于粉丝集资参与人数较多,难度也比较大,真正进行维权的很少。

但粉丝集资不能成为一笔糊涂账,不要让粉丝集资游走在灰色地带,不要让粉丝成了骗子口中的肥肉。

对于粉丝集资,需要提供集资信息的平台能够加强管理,要设置年龄限制、金额限制,要对资金用途进行监管,对资金去向公开透明,对粉丝负责。而粉丝追星也要理性,不要盲目追星。各种才艺选秀类节目,更要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开掘品德才艺都过硬的优质偶像。仅靠透支粉丝钱包贩卖“养成”满足感的选秀节目,很难健康长远的发展。

【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派财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派财经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得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paicaijing314@126.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仅作为资讯传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观点导向,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