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跌倒之处,站起来的是美团?

派财经王飞澍2021-07-14 17:51 汽车出行
滴滴之危!美团之机?

出品|派财经

文|王飞澍 编|派公子

滴滴遭遇网络安全审查,滴滴系APP全面下架之际,美团打车重出江湖。

近日,2019年下架的美团打车App再度“复活”,重新在各大主流应用商店内上线,并启用了全新Logo。根据美团的介绍,其已在100多个城市开通了网约车服务。实际上,不只是美团,同处网约车赛道的其他对手也没闲着,高德打车、嘀嗒出行、T3出行、曹操出行等APP也频频发放优惠券、红包等争抢用户。

这其中,最为引人关注的还是美团,无论是其无边界思维下的频频布局共享出行,还是其庞大的用户基础和资本能力,以及本地生活服务的商业定位,都让外界将其认定为滴滴最大的竞争者。

那么,趁“滴”之危,强势复出的美团打车,还有机会吗?


滴滴受限,网约车江湖再起波澜

6月30日,滴滴低调上市。

两天后,国家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对滴滴启动网络安全审查,7月4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出了“关于下架滴滴出行App的通报”,7月9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关于下架滴滴出行企业版等25款App的通报”。至此,滴滴相关App、小程序均被下架,老用户使用暂时不受影响,但新用户已无法注册。

这让觊觎出行市场已久的竞争者们看到了机会,就在滴滴被网络安全审查的次日,T3出行开始涌入大量用户,高德、如祺出行、曹操出行等也跟进了优惠政策。5天之后,不少北京用户收到了美团打车邀请用户使用的活动信息,这也是美团首次在北京上线打车业务,美团开始下场争抢用户。

7月9日,美团打车App进行更新,除了修复一些漏洞,提升系统稳定性外,还开通了更多可服务的城市。与此同时,美团打车开启了补贴模式,用户端大力派发新人优惠券,推出“邀请好友助力”等拉新活动,还在司机端推出限时福利。

从优惠力度而言,美团可谓已下血本。最高抵扣20元的5折券、13元的直减红包……在美团打车为新用户提供了非常具有诱惑力的补贴、红包。派财经实测发现,在同一时间,北京用户从呼家楼出发抵达武圣东里小区,在相同路线订单下,原价需要29元的行程,美团快车为用户优惠了一半;而在滴滴APP中,快车预估价格为30.6元。

毫无疑问,对新用户而言,美团的优惠政策相当具有吸引力。北京石景山区李先生告诉派财经,自己是网约车高频用户,之前从未用过美团打车。“美团给的优惠相当大,很像5年前滴滴、优步补贴大战的时候,很明显,美团是在抢滴滴的生意,但对我们用户来说当然是好事儿。”

在同样重要的司机端,美团打车推出了“盛夏狂欢”活动,从7月3日开始司机们可享流水+20%,7天冲单2000+最高可得1180元,同时邀请新人最高可获550元奖励。美团打车公众号显示,包括上海、北京、南京、惠州、泉州等34座城市均在招募美团打车司机。

而且,美团还针对滴滴的痛点开始下刀。滴滴此次下架的原因为:“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美团打车App在新用户首次打开使用时,页面会自动跳出《服务协议及隐私政策》,其中1至3条特别强调了隐私问题,针对性相当之强了。

美团的快速布局迅速取得了成效,根据七麦数据,美团打车App近一个月IOS下载量估算图中,7月4日之前每天的下载量不足1000,但在7月6日,其单日下载量已突破6000,增长势头堪称迅猛。


美团打车,优势在哪里?

滴滴能够在出行市场独占鳌头?其中一个最为重要的推动力就是资本。

复盘滴滴之路可以发现,滴滴的成长一路上都有巨额的资本开路。2012年9月,滴滴上线至今,在一级市场融资23次,累计融资接近250亿美元。正是靠这些资本,滴滴以轻资产模式,以及C2C带来的近乎零边际成本一路狂奔,击败易到用车、与最大的竞争对手快的合并,与Uber中国合并,直至成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出行平台。

据滴滴招股书显示,其去年总收入约合216亿美元,亏损约16亿美元。直到今年第一季度,滴滴才扭亏为盈,实现盈利8.4亿美元。

当然,若以资本池深度而论,美团实际上也不遑多让。在正式登陆港股之前,美团累计也有10次左右的融资次数,融资金额接近100亿美元。更为关键的是,在美团的业务矩阵里,共享出行天生就涵盖在其本地生活服务内,可以与美团旗下的到店、酒旅等业务结合并互相转化,从而完善美团的一站式服务。

因此,在2017年2月,美团APP在南京悄然上线打车入口,拉开了美团与滴滴网约车大战的序幕。南京试水一年后,美团打车于2018年3月正式登陆上海。对比美团打车在南京对司机8%的抽成,上海地区注册的司机可享受开站三个月内“零抽成”。用户方面,美团打车也给予优惠券等补贴。

可以看到,美团在进军网约车业务之初就采用的是滴滴最为熟悉的烧钱补贴策略,这让不少司机和用户颇为心动。初入上海时,美团方面曾宣布称,美团打车在一周时间内拿到了当地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上海站上线首日日订单量即突破15万单,第三天日订单量突破30万单。

但这样的大力度补贴也让美团开始吃不消,据美团方面公布的数据显示,其在美团打车上海地区开通7天后,共累计服务乘客超220万人。如按照每单补贴15元计算,对于220万人的补贴,仅一周就花掉了3300万元,一个月更是高达1.2亿元。而在司机端,美团的投入则更高,根据美团点评2018年全年财报显示,其在2018年在网约车司机相关成本的开支就高达44.63亿元,这意味着美团2018年平均每月在网约车司机上的投入高达3.7亿元。

彼时,美团还有其他更为重要的业务需要拓展,并且有着港股上市的盈利压力,在2018年IPO招股书中,美团宣布停止自己做网约车的尝试,公司将不再继续拓展网约车业务。2018年下半年,美团打车逐渐从自营平台转成一个聚合打车软件的订单分发平台。

转向聚合模式之后,美团打车停止了补贴,据极光大数据披露的相关数据,截至2018年6月30日美团打车乘客端日活数据相比峰值跌幅超41%,司机端日活跌幅超50%,其乘客端日活数据仅为约16万,远不及滴滴。

这样的经历让美团明白,想要挑战出行领域市场份额超九成的霸主滴滴,单纯靠补贴策略难以取得胜利,除非,对手主动犯错。

没多久,滴滴在2018年真的犯错了,连续的人身安全事故让将滴滴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此后滴滴不得不关闭了顺风车业务。同一赛道的其他企业闻风而动填补空白,目前在顺风车领域,嘀嗒市场份额达66.5%,排名顺风车第一,其次是哈啰、一喂,滴滴仅排第四。

此次的滴滴的网络安全问题,会是上一次事件的重演吗?起码,在美团看来这是值得一试的机会。根据美团2020年财报,美团已经实现了47.1亿元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10.5%,资金已经不是美团首要考虑的问题。


成败依然在滴滴

美团有需求,也有实力再战网约车市场,但只靠补贴和本次难得的机遇真的能够从滴滴口中夺食吗?这仍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因素就在于滴滴护城河太强大了。易观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2月国内网约车市场10082万活跃用户中,滴滴就占去了9252.9万,嘀嗒出行、首约汽车、曹操出行、T3出行中最高活跃用户仅在千万级别,一众新进入者用户在数十万量级徘徊。今年一季度,滴滴月平均活跃用户数达到了1.56亿。在中国网约车市场“一超多强”的格局中,滴滴出行处于绝对优势位置。

易观分析师姜昕蔚认为:“新的厂商会获得成长机会,但是否能够撼动目前的格局?存在一定可能,但可能性并不大”,她认为,目前滴滴APP可以正常使用,原本使用小程序的不少用户也多采用“聚合平台+滴滴”的使用模式,而非直接投入“新欢”的怀抱。

而且,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网约车市场实际上已经触碰到了行业天花板。数据显示,2016年12月,国内网约车用户规模达到2.49亿人,并逐步攀升到2018年12月份的3.89亿人,而到了2020年12月份,用户总规模却下降到了3.65亿人。与此同时,网约车App使用率也呈现出了下降的趋势,从2018年12月份的47%下降到了2020年12月份36.9%。

国内网约车市场已经进入存量市场,美团与行业巨头正面竞争,显然并不明智。通常,在互联网创业赛道里,只有在行业发展初期才能通过烧钱、补贴获取最初也是最有价值的流量,而一旦行业进入存量市场,竞争者再通过烧钱的方式抢夺市场,并不会凭空变出更多的用户,烧钱也就变得没有了意义。

另外,美团打车自身也存在着问题。7月10日,交通运输部发布消息称,在订单量超过30万单的网约车平台中,按订单合规率从高到低的分别是如祺出行、享道出行、T3出行、神州专车、阳光出行、曹操出行、首汽约车、帮邦行、滴滴出行、万顺叫车、美团打车、花小猪出行、方舟行。其中,美团打车的订单合规率已经连续多月排名靠后,而要想做到合规、精细化运营,美团可能需要付出更多的成本。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变量还是在于滴滴自身。从此前的低调上市,到随后相关部门的严厉措辞及措施来看,滴滴所面临的问题可能比想象得更为严重,其所面临的整改也可能会超出预料。

分析师张翔认为,市场格局的变化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滴滴的整改速度,如果一两周就完成整改,那么市场格局将不会有太大变化,但如果耗时比较长,美团打车等竞争对手必然会瓜分掉滴滴的一部分市场。毕竟,用户的忠诚度与平台的补贴有着很强的关系。

4000亿元的网约车市场变局已生,有根基、有流量、有资本,却无边界的美团自然不会放过这场争夺战,新的战火已经燃起,美团打车会重演外卖、酒旅赛道的故事吗?答案在滴滴,也在美团。(完)

本文为派财经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派财经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可发邮件至paicaijing314@126.com联系授权,并在文首注明来源派财经(微信公众号ID:paicj314)及作者名字。如不遵守,派财经将向其追究法律责任。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仅作为资讯传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观点导向,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