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持牌消金2022:招联净利增速降至个位数 苏银凯基逆势狂奔

零点财经零点财经2023-05-06 14:02 数字金融
从财报来看,整个行业比想象中坚韧,稳中有升是主旋律,但增长速度持续放缓。

图片

文:零点财经

2022年是消费金融行业历经试点期、快速发展期、整顿期,进入规范发展期后具有代表性的一年。

这一年,越来越多商业银行入局,行业从最初的粗放式探索发展向精细化运营转变,存量客户运营成为机构们关注的重中之重;

这一年,消费金融机构 “补血”趋向多元化,银团贷款、信贷资产流转成消费金融机构争先追捧的融资新方式;

这一年,行业出现多起股东变更事件,行业分化愈加明显,内卷加速。

近日,国内30家持牌消费金融机构中,除捷信消费金融未公布业绩外,其余29家均已披露。

从财报来看,整个行业比想象中坚韧,稳中有升是主旋律,但增长速度持续放缓。

01  

资产规模:招联稳居第一,蚂蚁后来居上  

从资产规模来看,有招商银行和中国联通作为依靠的招联,互联网背景的蚂蚁消金,以及银行背景的兴业消金占据前三。

截至2022年末,招联消金总资产为1643.64亿元,位居第一;蚂蚁消金紧跟其后,总资产1062.33亿元,是仅有的两家规模超过千亿的持牌消费金融机构。

总资产在500—1000亿的消费金融机构有三家,兴业消金、马上消金、中银消金,分别为762.97亿元、665.1亿元、641.02亿元。

总资产在200—500亿的有消金机构有五家,中邮消金、杭银消金、苏银凯基、长银五八、海尔消金,分别为495.53亿、413.95亿、247.26亿、235.01亿、211.25亿。

图片

总资产在100—200亿的消金机构八家,长银消金、哈银消金、尚诚消金、湖北消金、锦程消金、锦程消金、小米消金、北银消金,分别为191.36亿、152.38亿、133.85亿、117.3亿、112.86亿、104.75亿。

总资产100以下的有五家,晋商消金、宁银消金、盛银消金分别为85.9亿、81.45亿、58.51亿;蒙商消金、南银法巴垫底为47.91亿、45.58亿。

资产总额均有增长,但部分消金机构增速放缓,这其中,招联消金,阳光消金同比增速已降至个位数。

2022年,招联消金的资产总额同比增速仅为9.79%,而2021年为38.21%;阳光消金2022年资产总额同比增速低至5%,2021年同期增速则为276.92%。

02  

净利润:有的年赚数十亿,有的持续亏损中  

行业吸金之王,仍属招联消金。2022年,招联消金净利润33.29亿元;其后是兴业消金与马上消金,净利润分别为24.93亿元、17.88亿元,是业内仅有的3家净利润超过10亿元的消金机构。

与资产总额差距相同,消金机构之间净利润差异也极为明显,除上述3家机构净利润超过15亿元之外,另有16家机构净利润在1—10亿元之间,9家机构净利润不足1亿元,1家仍在亏损中。

2022年,实现扭亏的消金机构有两家,分别是蚂蚁消金与唯品富邦消金,前者净利润8.41亿元,后者净利润0.072亿元。

苏银凯基逆势狂奔,2022年净利润虽只有1.6亿元,但同比增速高达841%。

仍在亏损的是南银法巴消费金融,2022年,该机构亏损0.32亿元。据零点财经统计,更名之前,2018年与2019年,南银法巴(原:苏宁消费金融)的净利润分别为0.45亿元,0.1亿元,2020年亏损0.49亿元,2021年未披露业绩。

值得一提的是,自2022年8月31日被南京银行收购更名后的四个月里,南银法巴消金已实现营业收入2.13亿元,净利润1.01亿元。

图片

29家消金机构中,有6家机构净利润同比下滑。其中,宁银消金(原:华融消金)净利润同比下跌最多,为89.12%。

除此之外,2021年被称之为行业“黑马”的中邮消金“一夜”回到“解放”前,其净利润从2020年的4.02亿飙升至2021年12.29亿之后,2022年下跌至4.43亿,同比下滑63.95%。

相比之下,多次陷入舆论风波的晋商消费金融2022年营收、净利同步下滑,营业收入4.28亿元,同比下降22.18%;净利润0.52亿元,同比下降15.20%。

蒙商消金亦是如此,2022年净利润同比下滑83.33%,为0.13亿元;营业收入同比下滑20.75%,仅为5.08亿元。

03  

未来:提升自主获客能力 倾向线上线下结合  

事实上,无论是头部还是尾部消金机构,近两年其业绩增速都已明显放缓。

究其原因,零壹智库特约研究员于百程表示,受疫情影响,依赖于线下的诸如教育、旅游、医美、装修等消费场景受到较大冲击,对消费金融公司经营和客户还款能力产生了较大影响。另外,向实体经济减费让利,借款利率下降也会影响消费金融公司的利润。

冰鉴科技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诗强分析,“头部消金公司增速放缓主要原因还是杠杆限制,需要增加注册资本。对于一些总资产较小的消费金融公司,获客成本和资金来源居高不下是其增长困难的主要原因。”

谈及发展,业内人士一致认为,具备多元化的资金来源、有效的成本管控,以及较强的风险控制能力、自主获客能力等都是关键。

博通咨询首席分析师王蓬博建议,可以在自营业务和内容方面加大投入,同时在线上业务引流明显的前提下做好线下渠道建设,对客户差异化需求进行合理满足,并建立独立自主的风控模型,开启数字化转型战略。

但其实,目前,部分消金机构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并落实于业务实践中,实现“两条腿”走路。

2022年,银行系招联消费金融、中邮消费金融上线了线上分期商城;北银消费金融逐步探索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之路,意欲通过“线上+线下”业务融合发展的新模式,建立更完备的数字金融服务体系。

中银消费金融则称已深入推进高质量发展,加快线上化转型,针对疫情下消费者基础民生、线上消费需求的持续增长,及时调整产品线,且目前线上转型取得实效,截至2022年末,该机构线上贷款余额占比52.24%,比上年末提升17.18个百分点。

近日,此前" 只做线下 " 的长银五八消金也在开始进行业务调整,从其在招聘网站上发布的线上渠道拓展、线上运营等招聘需求来看,该机构或正准备发力线上。

2022年,是消费金融行业充满变化的一年,建信消费金融获批筹建,3家消费金融公司大股东易主,1家消金公司引入新股东,1家二股东退出,1家公司寻求新股东。各方因素驱动着消费金融朝着持牌化、线上化、平台化发展,竞争加速,行业格局开始重塑。

而展望未来,消费金融机构仍面临诸多挑战,如中小消费金融公司业务将面临压缩;数字化将是核心竞争因素;挖掘更多细分场景,将是决定消费金融公司新兴业务增长点的关键因素。

【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派财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派财经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得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paicaijing314@126.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仅作为资讯传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观点导向,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