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联东上任这4年:洋河业绩跳水,中高端产品短板依旧?
出品/公司研究室
文/淮上月
4年前的2021年2月23日,洋河股份(002304.SZ)董事会选举张联东担任董事长。
在次年的洋河封藏大典上,张联东曾发出“灵魂三问”:“明天还能‘活’下去吗?明天还能‘活’得更好吗?明天还能‘活’得更有尊严吗?”
当时,面对洋河业绩下滑的现状,不少投资者对这位“空降兵”抱着厚望,希望他能重振洋河蓝色雄风。但是,他们期盼的奇迹没有出现。
2024年,洋河的业绩出现断崖式下滑,并最终丢掉行业前三地位。

张联东上任第4年,洋河丢掉行业前三地位
这些年,除了贵州茅台(600519.SH)、五粮液(000858.SZ)稳居行业营收冠亚军外,头部白酒其余位次很不稳定。其中,洋河股份、泸州老窖(000568.SZ)、山西汾酒(600809.SH)对于行业老三的争夺,近乎白热化。
张联东上任的2021年,洋河股份年度总营收253.5亿元,排在行业第三;泸州老窖206.4亿元,山西汾酒199.7亿元,分别排在第四、第五。
不过,洋河股份这个业内老三的含金量已经不足:一是其当年的归属净利润只有75.08亿元,比泸州老窖少了4.48亿,业内排行第四;二是其营收增速不及山西汾酒,汾酒当年营收增速高达42.75%,远远超过洋河股份的20.14%。

当时就有人估算,照此下去,山西汾酒营收超越洋河股份要不了几年。
一语成谶。
2024年财报显示,洋河股份营收下滑,终于丢掉行业第三的宝座。
这一年,洋河营收288.8亿,跌出300亿俱乐部,不仅低于山西汾酒、泸州老窖,而且只比这两年奋勇追赶的古井贡酒(000596.SZ)多了53亿。
与此同时,泸州老窖净利润134.7亿,山西汾酒122.4亿,洋河净利润仅66.73亿,只比古井贡酒高11亿。
到了这时候,洋河股份在头部白酒中的掉队,已经遮掩不住了。
无论年度总营收,还是净利润,洋河股份都在TOP6白酒中沦为第三阵营:贵州茅台、五粮液属于第一阵营;山西汾酒、泸州老窖是第二阵营;洋河股份、古井贡酒排在后列。
营收增速连续7个报告期下跌,利润增速连续12期滑落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事实上,洋河业绩的滑落,并不是自今日开始,甚至也不是从张联东上任后出现。早在2012年后,其营收就再未出现上市初期动辄50%以上的快速增长。
张联东上任后,洋河业绩表现并不稳定,尤其是利润增速大起大落。
2021年,洋河股份净利润增长仅0.34%;第二年强劲反弹,增速高达24.91%。就在许多投资者开始憧憬洋河业绩复兴时,第三年公司净利润增速跌到个位数,只有6.8%;第四年,洋河利润竟然不增反降,下滑33.37%,2025年1季度更是跌了39.93%。

毋庸讳言,2024年白酒行业非常困难,头部白酒业绩增速均出现滑坡。
年报显示,五粮液、泸州老窖的营收与利润增速都跌到了个位数;2025年1季度,泸州老窖利润增速仅剩0.41%,但好歹还在增长。
TOP6白酒中,只有洋河股份的2024年年报与2025年1季报,业绩均出现负增长。

追溯往期财报,可以发现,洋河股份业绩下滑,其实早就有迹可循。
财报显示,截至2025年1季度,洋河股份的营收增速已在7个报告期连续下跌,净利润增速也同步下滑。直到2024年3季报,营收与利润增速同时出现负增长时,才引起市场广泛关注。
事实上,洋河股份净利润增长“拉胯”更早,截至2025年1季报,已有10个报告期连续下滑。这家江苏名酒的业绩曲线,让人真正见识到啥叫“量变引起质变”。

销售费用占比逐年升高,但蓝色旋风效应已不再
白酒圈曾有“茅台品牌有溢价,洋河渠道有溢价”的美谈。当年,洋河股份掀起“蓝色旋风”,在全国攻城略地,营收增速一度高达90%。
这些年,公司在营销上并没有懈怠,不仅满世界打广告,渠道建设也继续发力。
以2024年为例,洋河股份实施“省内精耕+省外突破”双轮驱动。当年,公司在江苏省内的经销商增加39家,江苏省外经销商增加38家,全国总计增加77家。
与此同时,公司营销也舍得花钱。
2023年,洋河营销费用53.87亿,同比增加28.9%。其中,全国性广告费用4.08亿,地区性广告费用7.03亿,合计11.12亿。
2024年,洋河销售费用55.16亿元,占比19.1%。数据显示,自2018年以来,洋河股份销售费用几乎逐渐增加,销售占比也在不断提高。

因此,张联东执掌洋河后,并没有削减洋河股份的销售费用。相反,公司在广告投入上可谓“一掷千金”,不然,也不会出现“蛇年春晚洋河董事长闺女坐前排”的谣言。
那么,当初蓝色旋风席卷全国的营销效应为何不再?
业内人士认为,原因或许是多方面的,但根本因素恐怕还是洋河品牌建设没有跟上。
公开信息显示,在品牌建设方面,洋河目前以“双名酒、多品牌、多品类”为核心,重点围绕“绵柔品质”和“年份老酒”定位下足功夫,系统布局从高端引领到大众消费的立体化产品矩阵。
不过,这种多维发力的品牌建设,效果似乎不尽人意。
有圈内人感慨:“这么多年,洋河始终没有能培育出能打开高端市场的大单品,哪怕有一款飞天茅台、五粮液普五、国窖1573这样的国民品牌,树立起价格标杆,公司整个营销局面就完全不一样。”
这一点,从销售费用占比上就可以清晰看出。
销售费用占比越少,说明品牌影响力越大,广告投入也越有成效。
在营收200亿以上的头部白酒中,除了古井贡酒,洋河股份销售费用占比最高。也就是说,每卖1瓶酒,洋河就要比茅台、五粮液、汾酒、泸州老窖多花不少钱。
这也从侧面证实,洋河股份的品牌影响力不及上述4家公司。

中高档产品卖得不好,张联东任上这块短板依旧
洋河产品矩阵中,中高端缺乏百亿大单品,这种窘境其实早就存在。
2023年4月,第108届全国糖酒会上,针对有专家提出公司高端产品还有很大市场空间,张联东回应称:目前“洋河股份弱在高端”。
他表示,面对行业的变化,在梦9+等高端产品方面,洋河股份也在全力发展。“我们已经在规划,超高端我们占10%,一千价格带我们占10%。”
但是,要实现这两个10%目标,谈何容易?
年报显示,洋河股份中高端产品的营收增速很不稳定。
仅以张联东上任这4年为例,2021、2022年,中高档酒营收增速均超过20%;2023年增速大跌,同比仅增加8.82%;2024年,中高端白酒销量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出现下滑,当年销售金额243.17亿,比上一年减少42亿,同比下滑14.79%。

在2024年年报中,洋河股份表示,白酒行业存量竞争态势持续演进,市场竞争愈发激烈,逐步由多元分化竞争转向头部企业集中,强集中、强分化特征更为显著,公司主力产品集中的中端和次高端价位段承压较大。
一家白酒中高端产品卖得如何,直接影响公司毛利率。
财报数据显示,洋河股份的毛利率,在头部白酒中也一直不高。
2021——2024年,洋河股份的销售毛利率,不要说与贵州茅台、泸州老窖相比差一大截,即使是与山西汾酒、古井贡酒这样的同一阵营品牌相比,也始终没有优势,而且有被落下的风险。
以2024年为例,洋河股份的毛利率仅74.06%,在头部白酒TOP6中倒数第一。

显然,张联东上任以来,洋河股份在中高端产品上的短板,基本上没什么改变,业绩也就很难有什么突破,导致资本市场对公司股价中长期走势看淡。
Chioce数据显示,张联东上任后,自2021年4月底发布头一年年报起,到今年4月底发布2024年年报,4年间洋河股份市值下跌61%。
在此期间,一直持有洋河股票到目前的投资者,损失可谓惨重。
身为公司掌门人,张联东是否还记得当初的“灵魂三问”?他又如何让这些投资者在亲友面前“活”得更有尊严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