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银行行长陈信健:零售AUM、个人存款、个人贷款规模均进入股份行前三
8月28日,兴业银行公布2025年半年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兴业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104.58亿元,同比下降2.29%;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31.41亿元,同比增长0.21%;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5.06%,同比下降0.44个百分点;总资产收益率0.41%,同比下降0.01个百分点;成本收入比25.89%,同比上升0.48个百分点。
拆解营收结构来看,利息收入方面,上半年兴业银行生息资产规模平稳增长,但受息差收窄(净息差1.75%,较上年全年下降7个基点)影响,利息净收入为737.55亿元,同比下降1.52%。非利息收入方面,上半年兴业银行托管等业务收入增长较快,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30.75亿元,同比增长2.59%;由于债券类金融资产相关收益减少,上半年投资收益为182.97亿元,同比下降16.93%。兴业银行解释,受市场利率波动等因素影响,上半年整体非利息净收入为367.03亿元,同比下降3.80%。
截至6月末,兴业银行总资产达10.61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1%;不良贷款率1.08%;拨备覆盖率228.54%,保持充足水平,资产质量整体稳定。
从业务结构分析,上半年,兴业银行持续锻长板、补短板,不断优化资产负债结构。资产端,更加聚焦服务实体经济,截至6月末,客户贷款余额5.90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91%,重点投向五篇大文章、高端制造业领域,绿色贷款、科技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分别较上年末增长15.61%、14.73%、11.83%,均高于贷款整体增速;负债端,客户存款余额5.87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10%;存款付息率1.76%,较上年全年下降22个基点,其中,零售存款余额达1.72万亿元,站稳股份行第2位。拓存款、优结构、降成本战略性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上半年,兴业银行全面推进风险管理体制机制改革,6月末不良贷款率与一季度持平,关注贷款率1.66%,较年初下降0.05个百分点。同时,持续推进重点领域风险化解,对公房地产、信用卡新发生不良均同比回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无新发生不良,制造业、零售经营贷风险有所上升,但整体可控。
随着大额风险得到化解,减值营收比为27.27%,同比下降3.08个百分点。风险抵御能力持续夯实,拨备覆盖率228.54%、拨贷比2.46%,保持合理区间;实现集团账销案存清收65.04亿元。
8月29日,兴业银行行长陈信健在该行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上指出,上半年零售存款增长1483亿元,余额达到1.72万亿元,位于股份行第二,排名由五年前的第六位一路攀升。随着零售体系化建设成效逐步显现,零售AUM、个人存款、个人贷款三项规模指标均进入股份行前三。
针对近期热议的银行业“反内卷”,兴业银行首席风险官赖富荣回应称,短期内,“反内卷”政策会逐步出清传统低效产能、技术落后的项目等,可能引发贷款违约风险上升,但从长期看,相关政策将推动落后产能退出,供需关系的改善有利于提高企业盈利能力,改善基本面,并驱动金融资源向高端制造业、绿色经济等国家重点领域倾斜,有利于银行优化资产结构,降低系统性信用风险。经排查,兴业银行过剩行业潜在风险客户的总体风险可控。(林见微/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