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连科技IPO背后的“红灯”:红娘KPI无关撮合成败,商业模式暗藏道德与监管风险

公司研究室曲奇2025-10-11 13:31 数字金融
米连科技半年入19亿

出品|公司研究室IPO组

文|曲奇

“找对象,上伊对,成了一对又一对!”

9月29日,线上相亲APP伊对的母公司米连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米连科技”)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揭开了这家在线情感社交平台的生意经。

2024年以来,米连科技的业绩出现爆炸式增长,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增长了近5倍。业绩增长的主要动因便是核心产品伊对App中独特的“红娘”主持人引导式变现系统经过优化并大规模推广的直接成果。

然而,在公司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其深度捆绑“红娘”收入与用户消费的激励模型,也为其带来了系统性声誉、道德及监管风险,市场上大量关于伊对APP“诱导消费”的投诉与争议。

18万“红娘”撑起伊对APP

米连科技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运营在线情感社交平台的公司。

按产品面对的市场划分,国内市场的主要产品是伊对和贴贴,是公司收入的核心;海外市场推出了HiFami、Chatta、Seeta等产品,主要面向东南亚、中东、拉美等地区。

其中,主打产品伊对于2017年推出,针对30岁左右人群。2018年,伊对率先将视频和直播以及人工红娘引入网络社交领域,这成为连其核心竞争力。贴贴于2022年推出,面向18至30岁用户,专注于基于共同兴趣的语音社交。

在伊对平台上,几乎所有直播间都是由红娘的名字命名,红娘的主导性非常明显。通过引入“红娘”角色,伊对有效解决了网络社交中普遍存在的“破冰难”问题,为主持人、男嘉宾和女嘉宾创造了一个有组织、沉浸式的社交场景。

一般用户下载APP后,伊对会为每一个用户分配一位红娘,红娘最初会根据用户的初步标签为用户匹配对象,在不断与用户接触的过程中,红娘会对用户的性格以及理想型更加了解,从而为其推荐更合适的人。这种融合了直播、婚恋和社交元素的模式,极大地提升了用户粘性。

根据招股书,截至2025年6月30日,伊对平台已有累计超过18万主持人用户。

2025年上半年,伊对月活跃用户月均启动次数119.6次,大幅超过该指标行业前十大参与者平均的55.2次;伊对的月活跃用户平均使用时长达到8.0小时,七日留存率高达72.1%,两项指标均位居中国在线情感社交行业第一。

上半年收入近20亿

米连科技的收入主要来源于虚拟礼物、会员订阅服务和广告三大板块。其中,虚拟礼物是当前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占比超70%,用户在平台上的社交互动中通过赠送虚拟礼物表达情感,平台从中获得分成收入。

2024年以来,米连科技的收入大幅增长,净利润也实现连扭亏为盈。

2022年至2024年,米连科技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0.52亿元、10.34亿元、23.73亿元,毛利率分别为44.6%、43.3%、45.6%,净利润分别为-1300万元、-1680万元、1.46亿元。

2025年上半年,米连科技营业收入19.17亿元,同比增长85.8%,实现净利润2.62亿元,同比增长490%。

米连科技业绩的快速增长,与伊对APP的“红娘模式”有关。

根据伊对的规则,在三方聊天室中,这些打赏的虚拟物品,红娘可以获得分成,其分成比例在20%到52%之间。在两名用户一对一互动时,接收礼物的用户可以按照预设的比例分成。

在伊对的直播间,红娘会频繁鼓动男嘉宾给女嘉宾送礼物,刺激用户消费。比如,红娘会说,“喜欢就刷个一见钟情吧!”“榜一的大哥才有机会加微信哦”。

这种分配机制下,红娘的核心KPI并不是撮合成功率,而是提高直播间的流水。这样的激励机制将红娘的个人经济利益与平台最大化用户消费的目标完美地统一起来。

需要注意的是,在伊对成为红娘只需要实名认证,在平台至少有50小时的相亲时长,邀请男、女嘉宾注册还可以抵扣时长。红娘们本质是伊对的用户,而非员工,伊对通过第三方平台向红娘发放分红。

三方“围猎”男性用户

除了红娘可以参与平台分成,伊对APP上的女嘉宾也可以获得打赏分成,这导致部分用户并不是抱着相亲恋爱的目的,而是赚钱的目的参与其中。

据央广网报道,有一些传媒公司或文化公司会招募代理和聊天员。代理的赚钱方式就是通过推广APP招募女生聊天,聊天员的工作主要是在交友软件上和陌生男性用户聊天,只要对方有回复就有收益。

根据央广网的报道,团队业绩越高,代理等级则越高,20万的团队业绩对应30%的佣金。而聊天员一天收入300元-500元,做得好的话收入可达上千元。

在这种商业模式下,有男用户抱怨有些女生以视频聊天为手段,引诱男生付费,导致男用户基本不可能达到交友恋爱的目的,只能成为一个“相亲消费者”。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伊对”App的累计投诉量超过1055条,其中“诱导消费”、“虚假宣传”和“退款难”是最高频的投诉关键词 。

比如,有用户在黑猫投诉平台投诉,他下载伊对后,每天收到很多女生邀请,后面跟几个女生聊天很上头,为了能够跟她们视频聊天,前前后后充14万元买玫瑰,却连个联系方式都没加到。

此外,还有一些男用户虽然与女嘉宾线下见了面,却陷入了骗局。

据中华网河南2022年报道,一位男用户通过伊对APP认识一位美女,在线下见面时被骗入“麻将局”输了6万多元,之后便再也联系不到该女子。

米连科技能成为一个半年收入近20亿的公司,在于其把伊对这样一个低频刚需的婚恋市场,变成了一个高频、可抽佣的直播互动,通过男性用户的打赏,平台、红娘、女性用户对此进行分成,从而引发了合规与道德风险 。

米连科技能否在维持现有增长势头的同时,有效解决其商业运作中存在的道德问题与监管风险,对公司而言具有较大的挑战,这一点也值得投资者多加留意。

本文为派财经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派财经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可发邮件至paicaijing314@126.com联系授权,并在文首注明来源派财经(微信公众号ID:paicj314)及作者名字。如不遵守,派财经将向其追究法律责任。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仅作为资讯传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观点导向,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I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