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收爆发难掩持续亏损,阿维塔递交上市申请书,三年半累计亏损110亿元
出品|公司研究室IPO组
文|曲奇
11月27日,港交所文件显示,阿维塔科技(重庆)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联席保荐人为中信证券、中金公司。
这标志着这家由长安汽车、华为、宁德时代三方共同投资的新势力车企,正式开启了资本市场的冲刺。
在阿维塔IPO前,博泰车联将持有的阿维塔0.24%股权对外转让,对价为6244万元,以此推算,IPO前阿维塔估值约为260亿元。
“含华量”不及问界
阿维塔成立于2018年,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阿维塔所处的生态位非常独特。
它既不是纯粹的“传统车企二代”(如极氪、智己),也不是纯粹的“互联网新势力”(如蔚来、小鹏、理想),而是长安、华为、宁德时代三方联合打造的新豪华新能源乘用车品牌,战略性地整合长安汽车的智能制造、宁德时代的新能源技术和引望的汽车部件智能化技术资源。
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华为的灵魂”+“长安的肉体”+“宁德的心脏”是阿维塔最大的卖点。
2019年,阿维塔与华为开始合作。今年10月,双方进一步加深合作,阿维塔向华为累计支付115亿元,完成对华为持有引望公司10%股权的投资,成为与华为合作深度最深的车企。
11月21日,在2025广州车展上,阿维塔与华为联合举办战略合作全面深化发布会,正式宣告双方合作迈入全新阶段。
双方预计到2030年,阿维塔将联合华为共推出17款产品,涵盖轿车、SUV、MPV等细分领域。
虽然双方的合作进一步加深,但阿维塔的“含华量”仍不如问界。
在销售渠道方面,问界作为华为智选车模式的代表,直接进入华为手机门店销售,享受华为巨大的终端流量和品牌背书。
而阿维塔采用的是“HI模式”(Huawei Inside),技术是华为的,但品牌主导权在长安,无法像问界那样享受到华为全国数千家门店的渠道红利。
虽然现在阿维塔逐步进入部分华为门店,但在优先级和覆盖密度上,仍弱于问界。
3年半累计亏损110亿元
目前,阿维塔共推出了四款主要量产车型,包括阿维塔06、07、11及12。
自2022年12月开始交付以来,阿维塔交付量持续攀升。2023和2024年,阿维塔的交付量分别为20021辆、61588辆。
2025年上半年,阿维塔新车交付量达到56729辆,其中6月份的月度交付量突破12805辆,创历史新高。
交付量的放量,带动了公司营收的爆发式增长。
2023年,阿维塔营收为56.45亿元,2024年飙升至151.95亿元,同比增长近170%。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达到122.08亿元,接近2024年全年水平。
不过,从财务数据角度来看,阿维塔具有典型的“成长期新势力”特征:营收爆发式增长,毛利率改善,亏损绝对值不低。
2022年到2024年,阿维塔毛利率分别为-365.5%、-3.0%、6.8%。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提升至10.1%。
2022年,阿维塔毛利率深度亏损,主要因为处于品牌初创期,年底12月才开始交付,分摊成本高。2024年随着销量的扩大,规模效应开始显现,年度毛利率转正。
2022年至2024年,阿维塔净亏损分别为20.2亿、36.9亿和40.2亿元。2025年上半年亏损约15.8亿元。三年半累计亏损超110亿元。整体来看,公司亏损仍在高位。
但就2025年上半年来看,在营收达到122亿的情况下,阿维塔将亏损控制在15.8亿,亏损率大幅收窄。这说明随着销量规模的扩大,阿维塔的自我造血能力正在变强。
对于未来的期待,2025年9月,阿维塔科技正式公布了“战略2.0”规划。
阿维塔明确提出2027年将冲击40万辆全球销量,同时实现千亿元年收入的营收目标;到2030年,全球销量目标将翻倍至80万辆;远期目标则是在2035年挑战150万辆的全球销量。


公司研究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