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在3800点附近震荡,投资者该如何布局?
出品|公司研究室基金组
文|雪岩
11月马上就要过去了,对于机构而言,2025年的投资基本见了分晓,输赢成为定数。有圈内人透露,不少机构已在筹划布局2026年投资。
折腾1年,谁是2025年A股投资赢家?
最近,A股从4000点以上回撤,基金净值也同步下跌。截至11月27日收盘,年内翻倍基(同一基金A、C类产品,只选涨幅较大者,下同)只剩20只。除了1只港股通创新药基金,剩下19只几乎全都重仓人工智能产业链。
至于2025年A股投资输家,那就一言难尽了。
截至11月27日收盘,沪深300指数年内上涨14.75%。以此为标准,跑赢沪深300指数的基金9058只,在23286只开放式基金中占比38.90%。因此,即使是碰上今年这样的慢牛,还是有接近2/3的基金产品,跑不赢大盘指数。
与此同时,还有1848只基金年内亏损,其中亏损10%以上的87只。在年初至今跌幅前20基金中,年内最大跌幅29.43%,最小跌幅12.90%。
随意浏览了一下这些亏损基金,投资主题五花八门。
令人惊讶的是,里面不止一只机器人或人工智能基金。笔者没有去追踪这些基金亏损的原因,但在这个AI大牛市,这类主题基金年内还能亏损10% 以上,大概率不是老基金高位追买,就是新基金高位发行。之后,就撞上大盘回调,Ai产业链退潮,短线被搁到山顶站岗。
今年的A股,追涨基本上没有好果子吃。
不论是五一前后追涨红利指数,还是十一前后追涨AI基金,大概率都要挨套。
目前,A股大盘指数在3800点附近震荡,投资者该如何取舍呢?这时候的选择,本质上就是为2026年投资提前布局。
最近,不少机构特别是券商,都召开了2026投资展望大会,发布了来年投资方略。
理论上,这些机构每年的投资报告,其中的投资逻辑与分析架构都是自洽的,但最终能看准来年市场走势特别是主流方向的微乎其微。有些机构即使年前看对了,但元旦过后市场走势一旦偏离,往往很快修改,不敢坚持自己原先的观点。
既然如此,普通投资者应该怎么办?
笔者认为,A股市场年年都在变,但它有千变万化,我有一定之规。
首先,普通投资者最好是选择投资基金或者ETF,这样起码可以规避单只股票踩雷风险。退一万步说,只要选择沪深300ETF或者中证A500ETF,大概率都能获得市场平均收益。具体选择哪些ETF,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去斟酌。
比如,沪深300ETF可以选择华泰柏瑞那只巨无霸(510300),或者嘉实基金旗下的沪深300ETF(159919);中证A500指数可以选择基金规模较大的国泰中证A500ETF(159338),或者A500ETF易方达(159361)。
其次,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说直白点,资金至少要在成长性产品与红利基金之间做哑铃型配置,这样可以做到攻守兼备。A股市场就这尿性,几乎没有单边大牛市,两手准备才能保持良好心态。
成长性基金姑且不说,红利基金可供选择的产品就有不少。比如,易方达基金的红利价值ETF(563700),也可以配置平安基金的中证A500红利低波动ETF(561680)。
平安中证A500红利低波动ETF(561680)跟踪的中证A500红利低波动指数,是从代表A股中盘核心资产的中证A500指数中,进一步筛选出50只连续现金分红、股息率较高且波动率较低的股票组成的。
这种编制方法相当于做了两次筛选:首先,圈定中证A500成分股,这些公司通常是各细分行业的龙头,规模适中,成长性较好。然后,从中优中选优,挑出那些分红能力强(高股息)且股价走势稳健(低波动)的股票。
平安中证A500红利低波动ETF(561680)的核心特点是同时追求“高股息”和“低波动”,旨在为投资者提供一种兼顾分红收益与稳健表现的投资工具。
再次,就是对来年大盘走势及可能的主流热点做一个基本预判。
综合最近的投资策略报告,机构对2026年的投资展望,主要聚焦于政策执行、AI基础设施变现、消费复苏及全球宏观环境等主题,多家机构预测沪深300指数目标点位为5200点。这样算来,以3800点为起点,上涨空间至少1400点,相当于36.84%的涨幅。
那么,来年大致会有哪些热点呢?
华泰证券研究所认为:2025年,非美>美国,股>债,黄金+有色>原油,泛科技叠加有色的所谓新哑铃组合更具“锐度”。2026年,全球秩序重建、AI科技革命、中国新旧动能转换等“底色”未改,但处于中国十五五开局、美国中期选举的特殊时点。“三个半”引擎推动全球制造业周期上行,AI链深化、资源品、资本品关注度高。
一般认为,以下投资主题,2026年大概率会成为热点:
1. ?“反内卷”政策执行?:加速落地将提升沪深300指数成分股的净利润率及净资产收益率,推动结构性上行。 事实上,反内卷”已经成为今年国庆后投资主题,能源金属大幅上涨就是奔着这个主题来的。
2. ?AI基础设施变现?:全球AI资本支出增长利好中国供应商,本土化标的及AI应用概念股受益。这是今年最火爆的投资主题,大概率延续到来年,具体是产业链哪个环节或细分领域占主导,需要继续追踪。?
3. ?消费复苏?:低端及奢侈品消费双线复苏,K型复苏特征明显。这是今年多家机构盼了一年的主题,但始终没成气候。业内人士预测,如果来年能热起来,大概率还是以白酒为龙头。事实上,自从6月上旬白酒新政出台后,头部白酒股价就一直震荡向上,再也没有回到当时的低点。眼下的白酒股,有些类似去年秋天的创新药。
4.?宏观环境改善?:海外宽松政策支持出口导向型企业,发达市场景气度回升。这是多年投资主题了。前些年的果链,去年以来的英伟达供应链,都是这类炒作。另外,一直没能形成整体联动的汽车产业,能否卷土重来有待观察。
至于资源品,“黄金+有色”的组合,也有相对应的ETF。这类产品的波动性较大,逢低介入,中长线持有可能才是上策。
此外,老股民一直心心盼盼的券商股,能否在2026年接替四大行与石化双雄成为国家队新的护盘旗手,也是个值得关注的动向。毕竟,这个行业,估值处于相对低位,盈利处于快速增长,完全有可能形成所谓的戴维斯双击。
上述各个主题投资方向的ETF产品,不再一一细说,投资者可以自己去斟酌选择。


公司研究室

WEMONEY研究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