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MONEY研究室·数字金融周报|央行黄金储备九连涨;5家险企风险评级“亮红灯”

WEMONEY研究室WEMONEY研究室2025-08-08 17:56 数字金融
银行、保险、消费金融、金融科技一周大事概览。

银行

1.央行黄金储备九连涨

8月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922亿美元,较6月末下降252亿美元,降幅为0.76%。这也是我国外汇储备连续20个月保持在3.2万亿美元以上。在黄金储备方面,央行连续第9个月增持黄金。央行公布数据显示,7月末黄金储备报7396万盎司(约2300.41吨),环比增加6万盎司(约1.86吨)。数据还显示,截至7月末,中国持有黄金储备余额增加10亿美元至2439.85亿美元,黄金储备余额相当于同期外汇储备余额的7.41%,环比上升0.09个百分点,仍然明显低于15%左右的全球平均水平。【21世纪经济报道】

2.五家银行业绩实现双位数增长

近日,多家上市银行披露2025年上半年业绩情况。宁波银行、青岛银行、齐鲁银行、杭州银行和常熟银行在营业收入、净利润实现双增长。从5家银行在资产规模上来看,宁波银行和杭州银行总资产规模超万亿元。截至6月末,宁波银行总资产达3.47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04%,在五家银行中增长速度最快;杭州银行总资产为2.24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83%。齐鲁银行和青岛银行总资产处于7000亿元至8000亿元区间。常熟银行6月末总资产突破4000亿元,达到4012.51亿元。【环球网财经】

3.招行零售客户总资产突破16万亿元

今年以来,伴随着权益市场持续回暖,招商银行零售AUM(管理客户总资产)迎来快速增长。8月7日,招商银行在深圳举办“财富启新程 湾区共潮生——2025财富合作伙伴论坛”。招商银行行长王良在论坛上表示,该行零售AUM余额已突破16万亿元。同时,招商银行也成为国内首家达成该里程碑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据了解,自2007年在行业内率先提出零售AUM的经营理念以来,招商银行达成第一个5万亿元用时9年,第二个缩短至5年,此次超越第三个5万亿元仅用3年多,走出了财富管理的加速度。此外,王良表示,目前招行资产托管规模超过了24万亿元,资产管理规模近4.5万亿元。【每日经济新闻】

4.18家上市银行密集撤销监事会

继上半年多家国有银行宣布撤销监事会后,这一趋势在下半年持续发酵。8月5日,紫金农商行公告称,该行董事会通过《关于不再设立监事会的议案》,待股东大会审议。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8月7日,已有18家上市银行宣布取消或推进撤销监事会。业内人士指出,这一变化源于2024年新《公司法》的实施及监管部门的政策引导,预示着运行近30年的监事会制度正逐步淡出公司治理,监事会职能调整后,其原有监督职责将主要由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和职工董事承接,这一改革对企业的公司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第一财经】

5.中国银行试点信用卡逾期诉讼费纳入账单

近日,中国银行公告称,该行将于9月14号起,对信用卡账户因逾期所产生的相关诉讼费用一并纳入涉诉信用卡的账单中。从适用范围看,本次相关诉讼费用主要是指,尚未偿还及经司法程序认定需由持卡人承担的诉讼类相关费用,包括但不限于诉讼费、仲裁费、财产保全费、差旅费、执行费、评估费、拍卖费、公证费、送达费、公告费、律师费等。据公告显示,从9月14日起,中国银行上海分行长宁支行将率先试点开展这一调整。中国银行上海分行自10月11日起调整,其他地区分行将从10月19日起展开试点工作。【WEMONEY研究室】

6.甘肃银行4年8次向AMC甩卖不良

在过去4年7次向地方AMC甩卖资产后,近日甘肃银行再次作出大手笔,将账面价值149.22亿的资产出售给甘肃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不过,甘肃银行预计本次资产出售仍将带来1.26亿元的负面财务影响。此前出售资产的折扣基本在一折到三折之间,8次资产出售累计为甘肃银行带来24.44亿元的亏损。年报显示,截至2024年末,甘肃银行资产总额达到4147.08亿元,同比增长6.7%。不过,甘肃银行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59.54亿元,同比下降10.7%;归母净利润为5.85亿元,同比下降9.6%,净利润增速五年来首次为负。【财联社】

保险

1.147家非上市险企期中数据出炉

截至2025年8月初,有147家非上市保险企业(下称“险企”)披露了第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根据记者梳理的数据,2025年上半年,非上市人身险企业实现净利润超290亿元,而2024年同期则盈利不足百亿元。同时,亏损险企数量由30家减少至21家。具体来看,泰康人寿、中邮保险分别以159.98亿元、51.77亿元的净利润排在非上市人身险企业中的前两位,且呈断崖式领先。此外,工银安盛、中意人寿、中信保诚保险的净利润均在10亿元以上。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几家险企均执行了新会计准则。其中,业绩最为明显的变化是泰康人寿的净利润同比大增164%,创下历史新高,而中信保诚则实现了扭亏为盈,由去年同期的业绩垫底升至第5位。同样由于执行了新会计准则,泰康养老也成功“翻身”,实现净利润4.22亿元,而在2023年、2024上半年曾亏损9.92亿元、14.5亿元。

【经济观察报】

2.五大上市险企发放907.89亿“现金红包”

近日,中国人保、新华保险相继发布2024年A股分红派息实施公告,为投资者送上“现金红包”。具体来看,中国人保此次利润分配以方案实施前的公司总股本442.24亿股为基数,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117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红利51.74亿元.新华保险此次利润分配以方案实施前的公司总股本31.20亿股为基数,每股派发现金红利1.99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红利62.08亿元。连同中期分红,新华保险2024年合计拟派发现金股利78.93亿元,比2023年派息金额大幅增加197.6%。另三家上市公司中国太保、中国人寿、中国平安的2024年年度分红派息已实施完毕。至此,五大上市险企2024年分红情况尘埃落定,去年全年累计现金分红合计907.89亿元,同比增长20.21%。【金融时报】

3.史带财险获批成外资独资险企

8月7日,上海金融监管局披露的股权变更批复显示,同意史带补偿及责任保险公司受让上海锦江国际投资有限公司持有的史带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史带财险)1120万股股份(0.78%股权)。受让后,史带补偿及责任保险公司合计持有史带财险114600万股股份,持股比例为80%。此次股权变更后,史带补偿及责任保险公司和史带保险与再保险有限公司分别持有史带财险80%和20%股权。这两家公司的最终控股公司同属于史带国际有限公司。【澎湃新闻】

4.家险企风险评级“亮红灯”

保险业2025年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正在密集披露,在选择保险产品时,偿付能力被视为保单安全的“生命线”。截至8月6日,已有逾140家保险机构披露偿付能力报告。据梳理险企披露的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发现,有5家保险公司未达标:包括4家财产险公司和1家人身险公司,分别为安华农险、华安保险、亚太财险、前海财险和华汇人寿。据偿付能力报告显示,上述五家险企偿付能力未达标的主要原因是风险综合评级水平不达标。这五家公司最新风险综合评级为C类,不满足偿付能力达标要求。值得关注的是,这五家公司皆并非首次偿付能力“亮红灯”,其中,亚太财险为今年一季度新增不达标公司,风险综合评级从B类下滑至C类;华汇人寿、华安财险则已连续10余个季度风险综合评级被评为C类。【财经五月花】

5.弘康人寿举牌港华智慧能源

据弘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公司参与举牌港华智慧能源。弘康人寿表示,本次举牌前,公司直接持有港华智慧能源股票1.81172亿股,占其股本比例为4.9874%。8月4日,公司买入港华智慧能源股票45.8万股触发举牌。本次举牌后,公司直接持有港华智慧能源股票1.8163亿股,占其股本比例为5.00005%。【金融一线】

6.幸福人寿董事会“换血”

8月6日,幸福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经该公司2025年第四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决定,选举何六艺、廖定进、胡冬辉、李斌峰、傅安平、王磊、常啸晨、刘文权为公司第六届董事会股权董事,选举王绪瑾、陈景耀、李政怀、朱诚良、权忠光为公司第六届董事会独立董事。值得注意的是,何六艺此前为建信人寿首席投资官、副总裁,2025年5月离任。何六艺或拟任幸福人寿董事长。另一名新任董事傅安平目前仍出现在珠江人寿官网的高管名单中,职务为总经理(总裁)。傅安平出生于1963年2月,同样早年任职于保险监管系统,后加入中国人民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历任总精算师、副总裁、副董事长、总裁、党委书记等。2022年4月加入珠江人寿,任总经理(总裁)。在股权方面,诚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为幸福人寿第一大股东,持股30%;东莞市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为第二大股东,持股20.995%。【澎湃新闻】

消费金融

1.兴业消金上半年净利润暴涨213%

近日,兴业消费金融公布了2025年上半年业绩,其2025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8.68亿元,同比暴涨213.43% 。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不良贷款余额21.05亿元,不良率2.61%,相比2024年末的24亿元不良余额和2.93%的不良率有所改善,但仍有资产质量压力。与2024年全年业绩相比,兴业消金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2024年兴业消费金融全年净利润暴跌76.82%至4.3亿元,成为头部机构中下滑最显著的一家。【WEMONEY研究室】

2.宁银消费金融人员变动

8月5日消息,日前,浙江宁银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变更的公告。公告显示,根据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一次临时会议决议,同时经向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宁波监管局报告,决定聘任胡斌为浙江宁银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合规官(兼)。简历显示,胡斌在宁银消金已然是一位备受瞩目的人物。2023年1月,他开始担任宁银消金副董事长及总经理。2024年全年,宁银消金成绩斐然。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9.9亿元,与去年相比,同比大幅增长65.96%;净利润更是突破3亿元关卡,达到3.03亿元,同比增幅高达50.17%。【金融虎】

3.这家尾部消金开始裁员

据了解,金美信消费金融近期已开始裁员,涉及部分线下展业区域从业人员。经多个信源确认,已有不少线下市场人员离职,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中载明的缘由为“不胜任岗位”。另有消息称,金美信消费金融广东等区域线下业务出现调整,大规模裁员,其他展业区域也可能面临调整。目前,尚未看到金美信消费金融关于市场人员及展业区域调整的公开说明。在第三方社交平台,有疑似金美信前员工的用户因裁员赔偿问题,对公司表达不满。该用户曾荣获金美信消费金融2020年MVP优秀客户经理奖,其称在金美信消费金融工作5年左右,赔偿工龄计算仅按照1.5年标准。据了解,金美信裁员赔偿纠纷的起源是,金美信部分客户经理在任职期间曾由直签转为外包,因此导致工龄没有按照实际从任职年限计算。【镭射财经】

金融科技

1.乐信Q2财报营收35.9亿环比增15.6%

8月7日,中国领先的新消费数字科技服务商乐信(NASDAQ:LX)发布2025年二季度未经审计财务业绩:营收35.9亿元,环比上升15.6%;利润(Non-GAAP EBIT)6.7亿元,环比上升15.2%,同比上升116.4%。二季度,公司利润创14个季度以来最高,连续5个季度环比增长,多项业务核心指标持续向好。规模方面,二季度公司交易额528.6亿元;管理在贷余额1057.8亿元;用户数2.36亿。

资产质量方面,风险指标连续4个季度持续向好:Q2新增资产FPD7环比下降约5%,全量资产入催率环比下降约2%,全量资产90+不良率环比下降约6%,资产质量逐季改善。财务指标方面,二季度公司利润率(年化净利润/在贷余额)相比一季度提升34个基点,连续多个季度环比增长20个基点以上。【WEMONEY研究室】

2.移卡日本业务再获突破

8月4日消息,移卡有限公司发布自愿性公告,披露其重要业务发展动态。移卡有限公司董事会欣然宣布,旗下日本全资子公司Yeahpay Japan Limited取得两项关键进展。首先,Yeahpay Japan Limited依据日本《割赋贩壳法》成功完成“信用卡号码等合约缔结业务者”注册,并获得日本经济产业省的正式批复。这一获批成果意义重大,标志着移卡集团在全球支付版图上进一步开疆拓土。 与此同时,移卡还顺利通过支付卡产业安全标准委员会(PCI DSS)制定的全球性安全标准认证。该标准适用于处理Visa、Mastercard、American Express等信用卡数据,通过此认证后,移卡取得了相关AOC合规证明书。这赋予了移卡在日本开展在线线下扫码收单业务的资质,极大地加速了其在日本支付市场的业务推进速度与战略布局步伐。【金融虎网】

3.浦发银行金融科技子公司浦银金科开业

8月7日,来自“遇见浦发”微信公众号消息,8月5日,浦银金融科技有限公司于上海举行开业仪式。作为浦发银行的科技子公司,浦银金科主要围绕三方面开展工作。一是面向集团子公司,构建集团IT共享服务中心模式,支持智能化场景应用拓展,为子公司数智化转型赋能。二是面向境外分行,支持非交易类业务系统建设,结合境外市场发展机遇助力分行创新业务,构建差异化竞争力。三是面向母行,配合业务部门甄选非银业务场景,构建对公客户赋能平台,助力打造“金融+非金融”综合服务。【北京商报】

4.分众支付宝联手打造“碰一下,抢红包”新模式

分众传媒与支付宝联手打造的“碰一下,抢红包”创新模式,正在全国20多座城市的电梯间快速铺开。安全性上,技术层面从源头规避风险:未解锁手机触碰无反应,解锁后也仅跳转至领券小程序,无任何支付动作,“主动解锁+精准贴近”的双条件彻底切断资金安全隐患。加上支付宝与分众“你敢碰我敢赔”的承诺,确保品牌营销活动能在信任基础上高效推进。分众传媒创始人江南春介绍,除了确定的红包和优惠券奖励,“碰一下,抢红包”还将以游戏化的交互方式为消费者提供乐趣体验,过程快速、流畅,无复杂操作。他透露,8月6日起,支付宝将为“碰一下,抢红包”投入1亿元现金红包,同时,消费者“碰一下”还有机会领取1000万份淘宝闪购免单及大量品牌购物券。【新华网】

【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派财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派财经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得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paicaijing314@126.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仅作为资讯传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观点导向,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