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计回报超580%!“中场思维”把控节奏,广发基金李巍的攻守之道

公司研究室曲奇2025-09-08 15:32 数字金融
均衡制胜,年化近15%

出品|公司研究室基金组

文|曲奇

近期A股市场显著回暖,人工智能、半导体、人形机器人相关的硬科技、高端制造板块表现更是亮眼。随着中报披露,硬科技的业绩又进一步支撑了股价上涨,也助推了一批重仓硬科技和先进制造基金的净值上行。

据Wind统计,截至9月1日,规模在10亿以上、近3个月收益率超过50%的偏股混合型(Wind分类)基金数量有26只。其中,现任基金经理管理年限在10年以上的只有12位,广发基金李巍就是其中之一,他是在硬科技、高端制造深耕多年且擅长挖掘个股的投资人。

从投研经验和历史业绩看,李巍是市场上少有的“双十”基金经理,近14年来,他在广发制造业精选(A类:270028,C类:010023)的累计任职回报达到588.98%,年化回报14.82%。近一年来看,广发制造业精选的回报达到78.87%,跑赢业绩基准超15个百分点,同样优于同类多数基金。(数据来源:Wind,截至9月1日)

从投资体系看,无论是管理全市场基金还是行业主题基金,李巍的持仓都呈现出鲜明的“中场思维”特征——注重全局、攻守兼备,会通过行业配置、个股配比等来把握持仓的结构。同时,他也是一位长期价值主义投资者,以长期持有为主、交易增厚为辅,分享企业的长期成长收益。

历经三轮牛熊

年化收益近15%

最近一个月,A股市场行情如火如荼,上证指数不断刷新近十年新高。与此同时,市场仍呈现结构分化特征,科技领域的表现尤为突出,AI、机器人及半导体等赛道相关主题基金的涨幅显著。

在此背景下,相关基金表现亮眼。以广发制造业精选为例,这只制造主题基金覆盖军工、AI基础设施、新能源、消费电子等多个细分行业,近三个月涨幅居前。

广发制造业精选的基金经理李巍,是一位历经多轮牛熊考验的“长跑型”选手。据Wind统计,自其2011年9月20日开始管理至今年9月1日的近14年里,该基金A类份额的累计收益率达588.98%,年化回报14.82%,超越业绩基准423.46%。

图:广发制造业精选A近一年业绩走势图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09.01,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这样的业绩,放在全市场里面是什么样的水平呢?

如果将条件限定为:成立时间在10年以上且年化回报率超10%,这样的主动权益类基金不超过400只。

如果将标准再提高一下,成立时间在13年以上且年化回报率超14%,满足这个条件的主动权益基金仅有30只。

在这30只基金中,基金主要管理人自成立以来未发生过变动的就只剩下3只,分别是广发制造业精选A、富国天惠、摩根新兴动力A。

上述这组数据至少给我们三点启示:

其一,长期复利的力量是巨大的,广发制造业精选的净值在14年里实现了5.8倍的增长;

其二,长期维持高回报是极其困难的,年化收益每提高一个点都会筛掉一批基金;

最重要的是,基金经理的稳定性更是稀缺中的稀缺,在多变的市场环境中,管理人的稳定性无比珍贵。

凭借超过14年的投资经验及代表作年化回报超14%的业绩,李巍既是业内少有的“双十”老将,也是大制造主题中“压舱石”级别的基金经理。

攻防一体、均衡制胜

“中场思维”掌控节奏

李巍是一名足球爱好者,他最喜欢踢的位置是中场。中场球员是足球场上攻防转换的枢纽,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掌控比赛节奏。

在投资中,李巍也采用了“中场球员”的全局思维,灵活调整组合的“攻防状态”,避免极端配置,增强策略的持续性和适应性。

从广发制造业精选的配置变化可以看到,虽然主题基金的行业投资范围有一定约束,但还是可以从细分行业的切换观察到李巍对于攻防节奏的把握。

例如,去年“9·24”行情启动前,市场仍处于熊市阶段。虽然政策从产业层面为经济提供支撑,但有效需求依然不足,因而红利类资产、全球定价的资源品和出海链表现居前,国内定价的商品和偏内需行业表现居后。

在此背景下,李巍注重组合的防守性,广发制造业精选在上半年主要增持了供给结构好、外需占比高的行业的配置,如机械、有色金属,减少了主要依赖内需和产能富裕类行业的暴露,如电力设备及新能源。

数据来源:Wind

步入2024年四季度,随着宏观政策组合拳的效果显现,市场对中国经济及中国资产的信心均明显改善。因此,李巍增加了AI基础设施、半导体设备等方面的配置,电子行业配比显著提升,组合结构处于进攻状态,这也使得广发制造业精选在今年DeepSeek和人形机器人引领的AI行情中取得了不错的表现。

从行业配比来看,李巍对单一行业的配置最多也就是30%,多数情况下很少超过20%。这种均衡且分散的配置策略,有效降低了组合对单一板块的依赖,增强基金在不同市场环境中的适应能力。

另外,从重仓持股的市盈率变化中,也可以看出这种攻防节奏的调整。

自2021年末到2024年二季度末,广发制造业精选重仓股的加权平均市盈率逐渐降低;尤其是在2023年末到2024年二季度末期间,平均市盈率均低于同类基金均值。

去年“9·24”行情之后,在强力的政策刺激下,市场风险偏好提升。广发制造业精选持股的加权平均市盈率开始提升,到2024年末,已由最低点20.99提升至27.38,2025年二季度末再度提升至31.15。

图:广发制造业精选全部持股的加权平均市盈率

数据来源:Wind、基金定期报告

持仓市盈率的变化表明,李巍会结合市场的风险偏好,适时适度地调整组合持仓。当市场风险偏好提升时,他会增加组合的进攻性,抬高市盈率。

年初的“DeepSeek时刻”以来,那些具备全球竞争力、技术壁垒高、能够实现国产替代的“硬科技”公司获得了更多资金的关注。得益提前布局,广发制造业精选展现出较强的进攻性,其年内收益率达46.93%,相比业绩基准的超额收益达到19.41%。(数据来源:Wind,截至9月1日)

擅长挖掘成长股

兼顾行业β和个股α

广发制造业精选的超额收益,既源于行业配置,也来自李巍出色的选股能力。

在选股方法上,2018年之前,他更关注企业成长性及管理层能力;2018年之后,则更加注重从产业趋势、行业周期、商业模式、竞争格局及增长稳定性等维度评估企业的长期价值。

以人工智能革命为例,随着国内外科技巨头加大AI资本开支,上游算力基础设施需求激增。若将英伟达的GPU芯片视为AI的“大脑”,那么新易盛所生产的光模块,则是连接这些“大脑”的“超级神经”或“高速公路”。

自2024年四季度起,广发制造业精选连续三个季度重仓新易盛,2025年至今新易盛涨幅超过330%。

图:新易盛日线走势图(2024.2至今)及广发制造业精选重仓区间(2024Q4至今)

在人工智能产业链,李巍捕捉到的另一只股票是液冷领域的英维克。

随着AI算力的高速发展,传统的风冷技术已经无法满足高密度算力中心的散热需求,市场需求由风冷向液冷转变。

2024年四季度,李巍开始重仓液冷领域的龙头企业——英维克,并在2025年一季度和二季度不断加仓,较好地捕捉到了英维克的主升浪行情。2024年三季度末至今,英维克股价涨幅超过260%。

图:英维克日线走势图(2024.2至今)及李巍重仓区间(2024Q4至今)

李巍对新易盛和英维克两只个股的挖掘和把握,体现出他既能洞察产业长期趋势,又能精准锁定产业链中价值最高、竞争格局最优的环节,并及时掌握行业的技术变革,通过精选基本面扎实、竞争优势明确的龙头企业,将行业的β收益转化为显著的个股α。

在操作层面,李巍以长期持有为主,同时也会适度把握交易性机会。

例如,广发制造业精选已连续40个季度重仓欣旺达、连续19个季度重仓菲利华、连续15个季度重仓立讯精密。这三家企业分别代表锂电池模组、国产石英材料、消费电子领域的龙头地位,体现了李巍对新能源、半导体和消费电子长期前景的看好

以欣旺达为例,广发制造业精选自2015年三季度开始大笔买入,使其成为第一大重仓股。期间,李巍通过适时的调仓来增厚持有收益。例如,2017年底开始,李巍连续几个季度加仓;到2018年年中,欣旺达股价调整到一个历史低点;随后欣旺达股价开始回升,李巍于低位加仓获得了不错的收益。

不过,虽然2022年欣旺达开始转为下跌,但李巍仍然对欣旺达有所增持,随后才开始连续减持。或许他对于卖点的把握还有待提升,但瑕不掩瑜,这个案例说明,他既能通过长期持有分享企业成长收益,也能辅以交易手段提升收益。

图:欣旺达月线走势图(2012年10月至今)

总体而言,李巍聚焦于制造业中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辅之以宏观预判下的波段操作,使其投资风格融合价值与成长,适合追求长期稳健增值的投资者。

结语

伴随股票市场回暖,主动权益类基金重回聚光灯下。统计数据显示,超三分之一的主动权益类基金业绩创出新高,还有多只基金年内收益实现翻倍。

然而,股市中有一句老话:“一年三倍易,三年一倍难。” 

虽然牛市中能够实现短期高回报者不在少数,但一年三倍的业绩往往带有一定的随机性与偶然性。要想在三年、五年、十年甚至更长的周期中持续跑赢市场,则必须依靠完善的投资体系与方法论作为支撑。

作为一位历经近15年考验的投资老将,李巍所管理的广发制造业精选(A类:270028,C类:010023),不仅是制造业主题基金中的绩优产品,也是长期主义投资理念的有力诠释。

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将其作为组合配置的一部分,有机会分享中国制造业升级所带来的持续红利。

本文为派财经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派财经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可发邮件至paicaijing314@126.com联系授权,并在文首注明来源派财经(微信公众号ID:paicj314)及作者名字。如不遵守,派财经将向其追究法律责任。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仅作为资讯传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观点导向,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