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张坤、刘格菘,成长投资还看谁?新生代力量正在崛起
出品|公司研究室基金组
文|雪岩
编者按:
10月10日,国内A股下跌。当天夜晚,受特朗普对华加征关税100%的影响,美股大跳水。
毋庸讳言,A股大盘未来走势肯定会受到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市场风格会不会发生变化?
不过,一轮牛市的主线并不会轻易改变。业内人士认为,这次大跌之后,成长型投资或仍将持续。
这里,公司研究室推出“基金成长型投资新锐”最后一篇,这些业绩优秀的基金经理们的“真知灼见”,对普通投资者分析判断市场行情未来走势,应该有不少帮助。
“美国市场整体处于过去几年的高位,而中国大部分资产仍然处于历史估值的低位。后续如果国内经济预期进一步改善,中国市场的估值修复仍然有较大的空间。上半年越来越多的事件显示中国产业的全球竞争力已经从早期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家电等少量行业点射到AI、互联网、军工等行业多点开花的状态,国内风险偏好明显抬升。从资产定价的空间、景气、估值分位和风险偏好四个维度分析,后续中国资产不论从基本面还是估值的角度都有望继续修复。”——嘉实新能源新材料2025年中报
“展望下半年,整体投资机会较多,我们对于市场不悲观,信心较强。大众快消品行业凭借‘高频低价’特性率先回升,宠物、盲盒、演出等高附加值‘悦己消费’产业保持良好表现。医药创新领域,中国已从辅助型研发(CXO/CRO 模式)逐渐升级为全球领军者,逐步实现原研创新药物自主突破。制造业方面,汽车、军贸、创新药、家电等已从产品进口国转变为出口国。科技创新领域,中国 AI 产业借助 DeepSeek ,推动国产产业链从机器人终端应用、游戏开发到上游硬件算力全链条爆发式增长;新能源行业仍处于反内卷与加速去产能进程中,技术领先优势显著,但产业出清尚需等待。”——广发科技创新混合2025年中报

诺安和鑫基金经理 陈衍鹏
展望后市投资策略,AI 延续过去两年的逻辑仍然是科技的核心投资主线。首先,对于基金重仓的半导体设备和材料环节依然看好。其次,AI 是本轮科技周期的核心驱动力,AI 是人类历史上的生产力革命,在很多领域降本增效及创造需求的逻辑还在验证过程中,但长期看中美两国 AI 发展的节奏必将一致。预计下半年市场会更加重视国内互联网巨头 2026 年的资本开支,由此带来一波估值切换的机会。本基金将会重视 AI 算力、AI 应用和大模型等方向的投资机会,同时加大在“新质生产力”更多方向的布局,重点寻找商业模式清晰、具备核心竞争力、数据可持续跟踪可验证的公司。
广发科技创新基金经理 吴远怡
2025 年上半年,市场表现良好,整体流动性充裕,市场交易的主线有两条:一是以价值为导向的高股息资产稳步上涨,市场在某些阶段呈现一定程度的“资产荒”特征;二是以算力、创新药等为代表的高科技类资产类别表现较好。市场整体交投活跃,投资人热情较高。本报告期内,本基金配置了新消费、军工、消费电子、AI 产业链、高端制造出海等方向,大幅增配了创新药。未来本基金仍致力于寻找具备改变时代基因的优秀企业。展望下半年,整体投资机会较多,我们对于市场不悲观,信心较强。
信澳星奕基金经理 李博
展望三季度,我们预计“反内卷”将在越来越多的行业中得到体现,并可能影响未来数年。不论是产品、服务还是内容创作,不论是汽车、地产等大额支出还是超市、快餐等日常消费,都将出现一批企业,把品质放在优先考量,并用合理价格,赢得消费者青睐,形成品牌资产。
银华中小盘精选基金经理 杜宇
我们对于下半年的行情保持相对乐观的判断,一些上半年调整充分的科技股是我们布局的重点。AI 仍是全球科技创新的主线。国防军工行业基本面逐步走出右侧。新能源内部分化较大,锂电板块整体业绩趋势尚可,固态电池作为下一代技术从今年开始逐步落地,有望带动整个板块上涨;光伏基本面尚在左侧,但供给侧改革动作不断,股价位置在底部,有不错的修复空间;风电尤其是海风和海外出口基本面还在趋势中,估值也较便宜。汽车上半年的增速较高,预计后面会有一个均值回归的过程,弹性可能在出海部分。除此之外,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新方向我们长期看好,我们会选择在市场关注度不高的时候进行一些增持。

中欧电子信息产业基金经理 刘金辉
下半年我们认为国内 AI 大模型迭代速度大概率会加快,一方面 DeepSeek 可能会发布新模型,在工程化方面很有可能会进一步创新;另一方面 AI 芯片供应链有所改善,有助于国内大模型厂商加大投入,进一步加快迭代。所以我们对优质大模型厂商仍然充满信心。 AI 应用方面,我们觉得 C 端国内处于卡位阶段,竞争较为激烈,尤其是优质互联网厂商涉足的领域,而海外市场付费能力强,竞争相对缓和,应用更容易落地,所以 C 端应用,我们主要研究重点是出海相关产品。B 端部分,我们重点关注的是(1)营销等能直接带来收入的应用。(2)业务涉及深的 B 端应用,短期可能不会放量,但有助于长期壁垒。
万家人工智能基金经理 耿嘉洲
对于本基金主题人工智能而言,我们依然看好泛 AI 方向,从即期利润和估值横向对比而言,北美链条经过前期下跌确实在 Q2 出现了比较好的配置点;下半年可以对国产算力的期待有所提升,芯片等核心资产仍然是更适合左侧配置的品种,IDC、租赁和国产产业链等可能相对更适合右侧;对于 A 股应用我们长期乐观、短期认为可能更适合作为交易性仓位进行配置,主因我们目前暂时看不到年内出现模型能力飞跃带动应用范围从编程向更多领域扩散、从而出现基本面驱动的投资机会;对于端侧我们态度不变,即一两年内预计看不到真正好用的爆款端侧产品,但在风险偏好回升和事件催化时仍然可以考虑作为交易性仓位参与。

长盛创新驱动基金经理 王远鸿
今年成长类资产,持续看好几个类型的资产,一是高端制造,高端制造领域,特别关注航空、航天、卫星等相关产业链,相关行业公司成长逻辑通顺。二是“出海”,看好的是能够融入全球供应链,走向全球市场的国际化公司,典型代表是汽车零部件类的公司。三是 AI,核心技术的价值会越来越凸显。当下,一方面比较看好国产自主的核心器件,其中领先身位的公司的竞争力可能随着时间推移所更为市场所认知,另一方面看好 PCB 产业链受益于高端产品的迭代和放量,带来产品结构的大幅度优化和盈利能力的改善,其中 PCB、CCL、电子布、填料等子行业的竞争格局可能进一步优化,领先企业有望受益。对于 AI 应用,看好 AI 技术在军事、自动驾驶领域的应用,对于消费电子领域的进展仍需要持续观察。
嘉实新能源新材料基金经理 熊昱洲
从 24 年三季度以来,经济预期逐步改善,部分行业出现了景气改善,未来如果地产行业进一步企稳改善,经济有可能出现全面的景气改善。同样随着 AI产业和传统行业结合逐步提升效率,同时医药、先进制造等领域出现越来越多的新的产业变化,很多产业打开了中长期的空间;越来越多资产在基本面因素存在修复空间;而决定资产价格的估值因素主要来源于资产的估值分位,市场的风险偏好。目前大部分资产估值仍然处于历史中低区域,同时去年三季度以来风险偏好开始修复,估值逐步回升。上半年基于对未来的中期空间的评估,我们围绕企业利润改善和估值分位重点配置在以“新能源”、“新科技”相关的资产。
国泰估值优势基金经理 王兆祥
好公司、估值低、业绩好,这是长期收益最大的来源,是组合风险控制最佳的办法,也是收益能不断创新高的保障。我们以 5 年年化 15%以上业绩增长,同时估值偏低的标准筛选公司,目前主要配置:硬核制造+范 AI 等方向,其中硬核制造主要集中在具有平台化能力和产业升级逻辑的价值成长股上;范 AI 主要在人形机器人和 AIDC 方向上,总之基本都是估值偏低的各细分行业的优质公司。
广发中小盘精选基金经理 陈韫中
本基金保持高仓位,主要配置了 A 股和港股。在产品风格定位方面,本基金坚持中小盘风格;在行业配置方面,主要关注科技成长以及国防产业方向。展望下半年,我们依旧积极看好中国资产的估值,内需提振以及反内卷政策正在改善内需的动能。外需方向,相信在全球关税争端逐步落地后,出海方向依旧是中国优质品牌企业最具想象力的成长方向。从宏观角度看,在下半年美联储潜在降息周期的背景下,人民币资产吸引力会继续增强,叠加中国资产估值处于低位,全球资金增配趋势明确,A 股和港股的风险偏好预计都将得到提升。本基金将继续深耕成长赛道,捕捉效率革命与全球竞争力提升带来的长期红利。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内容和账号的意见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者及市场走势等判断进行投资参考。内容的数据准确性不做任何保证,观点随市场变化在未来可能发生变更,不代表最终观点。投资者应当根据自身情况判断基金是否和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