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堂港股IPO:老牌国货的荣光与焦虑
出品|公司研究室IPO组
文|曲奇
9月29日,国货美妆公司自然堂正式提交上市申请,华泰国际与瑞银集团共同担任联席保荐人。
2023年6月,自然堂曾申请A股主板上市,但在2024年3月主动撤回了IPO申请。
以2024年零售额计算,自然堂是中国第三大国货化妆品集团。
作为一家成立近25年的老品牌。自然堂是一位基础扎实、家底深厚的“老牌优等生”。与一些新国货品牌相比,品牌国民度和线下渠道是其优势。
然而,近年来,自然堂正面临着“中年危机”,公司增长不及主要竞争对手,还存在过度依赖单一品牌,线下收入萎缩等问题。
18%收入增速目标落空
2001年,郑春颖创立伽蓝集团,即自然堂的前身。如今,自然堂已成立近25年,并通过早期“你本来就很美”的广告语和广泛的线下铺货,建立了极高的国民知名度。
招股书显示,2024年以销售额计算,自然堂位列国内国货化妆品集团第三,且自2013年至2024年的12年间,始终稳居国货化妆品品牌前两名。
作为国货化妆品头部品牌,自然堂曾将“中国第一”定为自己的发展目标。
2023年初,郑春颖曾提出“既要、又要、还要”的目标,既要营收增长,又要利润大幅度增长,还要高质量增长,并提出了年收入18%的增长目标。
然而,过去3年,自然堂并未达成这个目标,净利润竟然还出现了“过山车式”波动。
收入方面,2022年至2024年,自然堂收入分别为42.9亿元、44.4亿、46.0亿,年复合增长率7.2%。2025年上半年,公司收入24.5亿,同比增长6.4%。
利润方面,报告期内,自然堂毛利率持续提升,2022年至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分别为66.5%、67.8%、69.4%、70.1%,这表明公司有较强的产品定价能力及成本控制能力。
但是,公司在净利润上却出现较大波动。
2022年到2024年,自然堂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7亿、3.02亿、1.90亿。其中,2024年公司净利润同比下滑37.1%。
2025年上半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1.91亿,同比增长7.3%,出现了阶段修复。
以过去3年的业绩来看,自然堂并未实现郑春颖提出的“既要、又要、还要”发展目标,这或与公司单一品牌依赖有关。
“单腿走路”风险大
目前,自然堂旗下共有5大品牌,分别为自然堂、珀芙研、美素、春夏及己出。其中,自然堂品牌涵盖护肤、个护、男士护理、彩妆等多个品类,珀芙研、美素、春夏主打护肤产品,己出专注于儿童及婴儿护理领域。
收入结构方面,自然堂以护肤类产品为主。2024年护肤收入40.29亿元,占比87.6%;彩妆约为3.89 亿元,占比4.0%;个护收入1.73 亿元,占比3.8%;其余品类(含男士、婴童等)占比小。
在品牌收入构成上,公司高度依赖自然堂品牌。
2022年至2024年,主品牌收入占比由94.6%提升至95.6%。2025年上半年,自然堂品牌收入23.23亿元,占比94.9%。
这既体现旗舰品牌的量级,也意味着集中度风险。自然堂这种“单腿走路”的结构风险极高,一旦主品牌增长乏力或品牌形象受损,整个集团将陷入困境。
此外,自然堂对单一品牌的收入依赖显著高于珀莱雅、上美股份等竞争对手。
2025年上半年,珀莱雅品牌收入占比74.27%,同比下滑超5个百分点,美妆品牌彩棠收入占比同比增长1.51个百分点,升至13.17%。
同期,上美股份韩束品牌收入占比81.4%,同比下降2.2个百分点,第二大品牌一页收入占比同比增长5个百分点,升至9.6%。
虽然珀莱雅、上美股份也存在单一品牌收入占比过高的情况,但与自然堂相比,这两家公司也在培养新品牌,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本次IPO,自然堂便打算将部分募资额用于丰富多品牌矩阵。从收入来看,自然堂多品牌孵化尚在早期,效果需要进一步观察。
打造新的线下零售模式
近年来,美妆护肤市场是“大单品”的天下。在国货护肤领域,自然堂的主要竞争对手则是珀莱雅。
目前,珀莱雅成功打造了“红宝石”“双抗”等亿级销量的超级精华。
营销层面,这家公司成功抓住了年轻消费者对“早C晚A”、“精简护肤”、“科学抗衰”等概念的追求,让品牌形象更具科技感和现代感。2024年珀莱雅收入已突破百亿元,2025年上半年收入增速达68.8%。
虽然自然堂也有小紫瓶等明星产品,但未能形成类似珀莱雅那样持续、高效的爆品打造。相比之下,公司产品更新迭代和市场引爆能力稍逊一筹。
渠道方面,虽然两家公司都以线上收入为主,但与珀莱雅相比,自然堂更重视线下渠道。
2022年至2024年,自然堂线上收入占比分别为59.7%、61.9%、68.8%。2025年上半年,线上收入占比68.8%,同比提升3个百分点。
对应的是,近年来公司线下收入占比持续下滑。2022年底,公司副总裁李敏表示,“自然堂不仅不会放弃线下阵地,还会加大投入。”
根据公开资料,自然堂覆盖4万+线下网点,与屈臣氏、娇兰佳人、吉米庄等连锁合作。
2025年,自然堂在部分标杆购物中心开设自营旗舰店。7月,公司在深圳设首家旗舰店,另有三家旗舰店将于下半年在上海、武汉及重庆陆续开业。
不过,近年来,自然堂线下渠道收入持续缩水。2022年至2024年,公司线下渠道收入由17.2亿元降至14.2亿元,2025年上半年,线下收入同比下滑2.58%,为7.6亿元。
自然堂多年经营的线下网络是其重要资产,这为品牌提供了线上渠道无法比拟的展示、体验和深度服务能力,是许多纯线上品牌所不具备的。
如何利用线下渠道优势,打造新的线下零售模式,这也是自然堂接下来几年的关键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