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基金“赚钱榜”出炉!最高收益超200%,AI赛道霸屏重仓股

公司研究室虎山2025-10-31 19:04 数字金融
翻倍基金频现,科技主题独占鳌头

文/虎山

市场风云变幻,谁能持续领跑?公募基金三季报告诉你答案。

随着2025年基金三季报披露完毕,最新“赚钱榜”浮出水面。数据显示,截至10月24日,年内已有超过30只基金实现翻倍收益。其中,科技主题基金表现尤为抢眼,成为本轮行情的大赢家。

在结构性行情主导的市场中,一批聚焦AI产业链的基金表现突出。如永赢科技智选A年内总回报高达206.10%,成为全市场领跑的基金。与此同时,公募基金规模也水涨船高,截至三季度末整体规模达36.45万亿元的历史新高。

翻倍基金频现,科技主题独占鳌头

今年以来,结构性行情此起彼伏,但科技主线无疑是贯穿其中的最强音。随着人工智能相关产业链全面爆发,一批提前布局的主动权益基金率先突围。

截至目前,年内已有超过30只基金实现翻倍收益,成为市场的焦点。

在这些翻倍基中,永赢科技智选A以206.10%的年内总回报领跑全市场。该基金的规模也随之飙升,从二季度末的11.66亿元跃升至115.21亿元,增长近十倍。

紧随其后的是中欧数字经济A,年内收益达到138.72%,规模也从二季度末的15.27亿元跃升至130.21亿元。

这些绩优基金的突出表现,主要源于对AI产业链的精准布局。多只前三季度业绩名列前茅的基金重仓了光通信、半导体等科技个股。

重仓股分析

随着三季报披露,首批“翻倍基”的持仓情况也随之揭晓,为投资者提供了观察高收益基金投资方向的窗口。

综合来看,翻倍基普遍重仓光通信、PCB、半导体等AI产业链核心环节。

永赢科技智选A的前十大重仓股包括新易盛、中际旭创、天孚通信、深南电路、沪电股份等。该基金的第一大和第二大重仓股分别是新易盛和中际旭创,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分别为9.76%、9.48%,几乎顶格持有。

中欧数字经济A的前十大重仓股则包括新易盛、阿里巴巴-W、中际旭创、天孚通信等。

从公募基金整体持仓来看,前十大重仓股也主要集中在新能源、人工智能等领域。宁德时代重回公募第一大重仓股,公募基金持有市值为758.81亿元。

公募基金前十大重仓股(2025年三季度末):

宁德时代 — 公募持有市值758.81亿元

腾讯控股 — 公募持有市值699.38亿元

新易盛 — 公募基金持有市值超280亿元

中际旭创 — 公募基金持有市值超280亿元

阿里巴巴-W — 公募基金持有市值超280亿元

立讯精密 — 公募基金持有市值超280亿元

工业富联 — 公募基金持有市值超280亿元

紫金矿业 — 公募基金持有市值超280亿元

中芯国际 — 公募基金持有市值超280亿元

贵州茅台 — 公募基金持有市值超280亿元

个股表现相当强劲

翻倍基的出色表现,离不开重仓股的强劲走势。综合“翻倍基”的持仓结构来看,一些核心个股频频现身,显示资金的集中度与市场的共识。

以新易盛为例,这家专注于光模块研发、制造和销售的公司,三季度涨幅高达187.96%,截至10月24日,该公司股价年内涨幅高达353.6%,成为A股市场最亮眼的科技龙头之一。

中际旭创同样表现亮眼,三季度股价涨超170%,为持有该股的基金带来了可观回报。

天孚通信则主营光通信领域光器件的研发设计,三季度大涨110.76%,截至10月24日,该公司股价年内大涨175.05%。

这些上市公司均明显受益于AI算力基础设施的扩张与高速光模块需求的爆发。

基金后续布局,增持科技,减持传统

从公募基金的整体调仓动向来看,增持科技、减持传统板块的趋势非常明显。

今年三季度,公募基金增持市值最多的是中际旭创和新易盛,分别增持401.74亿元和369.30亿元。这两只个股也连续两个季度位列公募基金增持市值最多的股票。

此外,公募基金增持工业富联的市值超过300亿元;增持阿里巴巴-W、宁德时代的市值均超过200亿元。

公募基金增持寒武纪、立讯精密、中芯国际等芯片和消费电子个股的市值也均超过120亿元。

从减持情况看,今年三季度,公募基金减持市值最多的是小米集团-W,减持108.34亿元。

公募基金减持美的集团、招商银行、顺丰控股的市值均超过70亿元。美团-W、格力电器、长江电力、比亚迪等个股也被公募基金减持较多。

基金经理观点

面对AI板块前期的巨大涨幅,基金经理们既保持乐观,也持一定的谨慎态度。

银华基金基金经理李晓星表示,AI仍是全球科技创新的主线。国产算力需求端旺盛,供应链瓶颈在逐步解决,展望明年高增长可期。

他重点看好AI硬件创新带来的消费电子相关投资机会,并继续看好国内先进制程突破带动的先进晶圆制造、先进封装、国产算力芯片的投资机会。

永赢科技智选A的基金经理任桀指出,最近几个月,AI模型的价值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全球旗舰模型正在通过不降价、限流、降规等方式进行实质性“提价”,甚至可能调整商业模式。

兴证全球基金基金经理谢治宇则提醒,随着估值定价开始向2026年的业绩进行切换,部分投资者对行业长期的景气度产生疑虑。

他认为,面对一轮大的技术浪潮及科技股投资,需要同时保持乐观和谨慎。

行情驱动因素或将转变

展望四季度,机构认为A股有望维持强势格局,但风格可能出现阶段性转换。

国金资管权益团队表示,在当前低利率环境下,股票资产对投资者的吸引力有望持续提升。经济基本面数据释放出稳健复苏的积极信号,这将为市场提供有力支撑。

不过,该团队也提醒,板块风格或进一步分化,且可能出现阶段性风格转换,前期涨幅较大的主题板块将面临业绩验证压力或新主题替代的挑战。

农银汇理基金经理廖凌则认为,中国权益资产的牛市已“棋至中盘”,低估值修复带来的第一波“赔率”机会体现得较为充分,后续投资者将更为关注基本面变化带来的“胜率”机会。

从流动性和资金面来看,A股仍处于“下有底上有弹性”阶段。未来,中国股市的流动性将从存量驱动转为增量驱动,外资流入和居民财富搬家是后续两大主力。

基金经理们的观点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在乐观中保持谨慎,在狂热中保持理性。市场从不缺少机会,缺的是耐心和远见。

本文为派财经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派财经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可发邮件至paicaijing314@126.com联系授权,并在文首注明来源派财经(微信公众号ID:paicj314)及作者名字。如不遵守,派财经将向其追究法律责任。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仅作为资讯传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观点导向,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