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下业务占比超70%,南银法巴消金高增长背后的暗流

WEMONEY研究室文心2025-10-27 15:24 数字金融
南银法巴消金20亿ABS发行

文|文心 编辑|刘双霞

近日,南银法巴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成功发行2025年第二期个人消费贷款资产支持证券(ABS),规模为20亿元。这是该公司今年内第二次发行ABS,此前4月已发行19.58亿元。

在消费金融行业普遍向线上化转型的背景下,南银法巴消金仍保持以线下业务为主导的发展路径。截至2025年6月末,其线下自营业务占比达70.1%,这一业务结构在推动业绩增长的同时,也引发市场对其资产质量可持续性的关注。

1.业绩高增长依赖线下

南银法巴消金近年业绩表现显著。2022年至2024年间,公司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达424%,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超过293%。这一增长态势得益于2022年南京银行完成收购后带来的资源整合,包括承接南京银行消费金融中心存量业务,并获得母行业务渠道支持。

在业务布局方面,公司形成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线下业务以“诚易贷”(线下版)和“购易贷”两类自营产品为主;线上业务则主要通过“诚易贷”(线上版)开展,包括自营与联营两种模式。

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个人消费贷款余额535.1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1.68%。其中线下业务余额375.1亿元,占总贷款规模的70.1%,占比较2024年同期上升3.05个百分点。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4亿元,同比增长33.72%;净利润1.43亿元,同比增长98.61%。

2.不良资产转让背后的隐忧

在业务规模扩张的同时,南银法巴消金保持了相对稳定的资产质量。2025年6月末,公司不良贷款率为1.29%,与2024年末持平。风险抵御能力方面,拨备覆盖率从2022年末的153.88%逐步提升至2025年6月末的354.83%。

不过,资产质量指标背后存在值得关注的现象。2025年,公司通过银行业信贷资产登记流转中心挂牌转让不良资产规模达11.24亿元。这些转让的不良资产包呈现两个特点:加权平均逾期天数较短,为142天;借款人平均未偿本息余额较高,达8.4万元。

相较之下,以线上业务为主的消费金融公司,其不良资产转让通常涉及金额较小(多在万元级别)、逾期时间较长(普遍超过两年)。业内分析认为,南银法巴消金在较短时间内转让不良资产,可能反映其线下业务在客户准入和风险识别方面面临挑战。线下贷款普遍额度较大,催收难度较高,需要通过司法程序实现债权回收,这可能是其选择早期转让不良资产的原因之一。

3.重资产模式考验未来

南银法巴消金与兴业消金在业务结构上较为相似,两者线下业务占比均约70%。但两家公司的业绩增长与资产质量存在差异:兴业消金2024年因资产质量下行导致净利润同比下降76.8%,虽在2025年上半年通过处置约70亿元不良资产使业绩有所回升,但不良率仍维持在2.61%的水平。

相比之下,南银法巴消金通过客群细分、风险管控和适度扩张,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风险的快速积累,实现了业绩的持续增长。然而,线下重资产模式仍面临诸多挑战:一是运营成本压力,线下业务需要大量客户经理团队,人力与场地成本显著高于线上业务;二是风险集中度较高,其转让的不良资产包加权平均授信额度达14.73万元,单一借款人最高未偿本息余额为24.35万元,大额贷款违约后的回收难度较大。

未来,南银法巴消金需要在三方面取得平衡:一是保持线下业务优势的同时提升线上业务效率;二是在规模扩张过程中维持资产质量稳定;三是应对行业数字化进程带来的竞争环境变化。

值得关注的是,尽管南银法巴消金本次ABS发行获得市场认可,优先A档票面利率低至1.96%,显示投资者对其资产质量的认可,但公司在五个月前曾以低至0.9折的价格转让逾期不足5个月的不良资产。这两种情形并置,呈现出消费金融公司在规模增长与风险控制之间寻求平衡的现实挑战。

本文为派财经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派财经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可发邮件至paicaijing314@126.com联系授权,并在文首注明来源派财经(微信公众号ID:paicj314)及作者名字。如不遵守,派财经将向其追究法律责任。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仅作为资讯传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观点导向,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