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互联网贷款等违规中关村银行收百万级罚单,资产规模近800亿元
(林见微/文)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披露的罚单显示,北京中关村银行因多项违规行为被处以140万元罚款。这已是该行近三年内第三次因违规行为受到监管处罚。
中关村银行此次被罚的主要原因包括:通过向第三方公司支付费用吸收存款,存贷挂钩,互联网个人经营性贷款管理不到位,数据管理不到位。

其中“向第三方公司支付费用吸收存款”这一行为在银行业罚单中较为少见。这种行为本质上属于变相的高息揽储,通过支付中介费用手段绕过存款利率自律机制。
此外,该行近期第二次因互联网贷款业务相关问题受罚。2023年9月,该行就曾因合作业务管控不到位,互联网贷款业务经营区域不符合监管规定等问题,被处以130万元罚款。
更早的2022年8月,该行还因个人贷款管理不善被处50万元罚款;2020年其还曾因资产转让不合规遭受处罚。连续多次的违规事件,折射出中关村银行在快速发展中内控与治理体系未能同步跟上。
尽管罚单不断,中关村银行近期业绩却呈现出回升态势。公开信息显示,截至2025年6月末,中关村银行资产规模为793.54亿元。今年上半年,该行实现营业收入10.31亿元,同比增长14.9%;净利润1.23亿元,同比增长17.5%。
2024年,该行营业收入18.18亿元,同比下降1.36%;净利润2.75亿元,同比下降11.29%。中关村银行业务发展对第三方合作存在较高依赖性。2024年报显示,截至2024年末,中关村银行贷款余额为439.31亿元,其中自营贷款余额118.34亿元,仅占总贷款比重26.94%。据了解,该行互联网贷款主要是依托第三方平台开展的助贷业务,客户需求由第三方平台推介,自身获客能力存在一定制约和挑战。
此外,中关村银行2025年上半年业绩虽有所回升,但资本充足率持续下滑,已低于民营行业平均水平。2025年一季度、二季度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1.71%、11.45%。同期,民营银行资本充足率平均水平分别为11.98%、12.04%。
中关村银行成立于2017年6月,是北京市首家获中国银监会批复筹建的民营银行,也是全国首家专注服务科技创新的银行。值得注意的是,该行的两大股东也存在一定的经营风险。天眼查显示,该行的第二大股东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27%)目前为被执行人;第三大股东北京东方园林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9.9%)目前为失信被执行人。